旅游遭骗游客自身也要反思

2016年06月02日 11:16   来源:北京晨报   丁晓阳

  近日,媒体报道了出境赴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屡屡上当受骗案例。日本一些免税店与地接旅行社合唱双簧,专门瞄准团体游客,通过洗脑式宣传、制造爆买假象、拒绝退货等手段,一步步将消费者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额免税保健品购物陷阱。报道还指出,尽管这样的骗局早就被曝光,但是掉入陷阱的中国游客反而不断增加。真是既叹息又无奈。

  同样的情况在国内也不少见,北京的黑车一日游,玉器翡翠店,青岛的大虾,哈尔滨的野生鱼等都是新闻曝光和旅游投诉的常客了,但情况同样没有多少改观,赚黑钱的方式与国外如出一辙,甚至更加野蛮,更加没有“技术含量”。

  国内国外不断复制同样的场景和骗局,屡屡曝光,却无济于事,这里的原因恐怕就不能只从监管和治理单方面去考虑了。多年来,中国人旅游呈现出一种共通的表现:一是节假日扎堆儿,二是以购物赚差价补偿旅游花费,三是除了照相之外对景观、文物不再有其他的探索感悟和思考。这样的低层次旅游模式外加不文明的各种表现实际上已经快演变成一种社会公害。既没有感受人类文明和自然风光的伟大,也没有留下人生经历的美好回忆,最多只是简单地向人炫耀一下自己曾经走过多少地方。这样的旅游纯粹成了一种经济活动,而与人文情操相去甚远。

  因此,针对这种旅游模式的各种经济欺诈也就层出不穷。以经济为中心的旅游热潮,最终演变成一种围绕利益盈亏的博弈和角逐,在黑心诡诈的商家和期待经济创收的政府部门面前,受害的当然是盲目而又不知深浅的游客了。

  因此,中国游客想要摆脱针对其设置的各种欺诈和陷阱,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定义自己的旅游观。先明白自己花钱出游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把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作为第一目的?然后再踏踏实实做好旅行攻略,寻找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对各种扎堆、各种洗脑、各种赚便宜的迷魂汤敬而远之,当大家出行之前都明白了这些道理,做好了相关功课,那些旅游陷阱也就烟消云散了。

  (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