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撞死人赔偿15万张一元纸币 公交公司和银行缺了啥?

2016年05月31日 09:28   来源:西安晚报   

  主持人:河南濮阳一市民被公交车撞死,事故最终认定公交车司机负事故全部责任,其所在的公交公司需付近30万元的赔偿款。但是,家属对先期领到的15万元却犯了愁。因为这15万元全是一元的纸币,这一家人去过多家银行,也联系了亲朋好友帮助,一天才兑换了几千元。

  苑广阔(广西 职员):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网友估计一看标题就开始变得满腔义愤;新闻还没有看完,就轻易得出了公交公司不愿意赔偿,但又不得不赔,所以才故意用全是一元的15万元纸币为难死者家属。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仔细读完新闻就会知道,一是公交公司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城市零钱最多的地方,这点不难理解;二是公交公司也是为了尽快赔偿死者家属,所以才直接动用了公交票款,如果是整钱或转账的话,支付得可能就没有那么快。

  主持人:公交公司给出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为什么公交公司没能把事情做得有“温度”些?

  龙敏飞(云南 媒体人):公交公司的说法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其实站不住脚。既然公交公司去银行兑钱比个人方便,为何不先兑换了再赔偿呢?更何况,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是用“零钱赔偿”的挡箭牌。一方面,“零钱赔偿”有刁难人的嫌疑,无论当事方怎么解释,在公众看来就是这样的,既然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那么相关方面,就应该尽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既然“零钱赔偿”对当事人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也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如果相关方面对此不管不顾,必然会消解司法的正义性,毕竟,当事方得到了正义,却没有得到尊重。

  主持人:这几年,有关巨额零币的新闻并不鲜见,背后的共同点都是难以“换整”,对此,有何解决办法?

  于静(山东 职员):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有义务无偿为公民办理零钞兑换业务。相信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银行完全有能力开发出快速清点零钞硬币的设备,解决这一顽疾。公交公司也别光拿零钞当成负担,事实上很多单位和个人正需要这些零钱,为何不转变思路,开展零钱兑换业务,他好,你好,双赢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