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博士论文折射培养模式漏洞

2016年05月25日 07:21   来源:红网   卜新国

  “太奇葩了!”“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这篇论文都不能称其为博士论文,完全是通过拼凑堆砌出了八九万字。”这是南京师范大学陈吉德教授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时,看到一篇2014年的博士论文后愤然写下的“读后感”。为此,他呼吁:质量不好的论文应该像“汽车问题产品召回一样”,对于有“严重问题的论文,也应该召回”。(5月24日《南方都市报》)

  “标题已经‘low’到底了”,比之更“low”的却是日渐失守的学术底线;“内容也‘high’不到哪里去”,比之更“high”的则是日益浮躁的学术氛围。如此奇葩论文的背后有某些奇葩的学生和导师,更有某些奇葩高校的学术风气和培养机制。

  我国大学一直采取“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学生一旦通过入学考试,即有“功成名就”之势,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等毕业成为很多硕士生、博士生的生存现状。而有些高校的毕业门槛也是低到没有下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等多是“过场”,被淘汰者少之又少鲜有耳闻。与之不同的是国外名校居高不下的淘汰率,倒逼学生必须专注学业才可能顺利拿到学位。如美国的博士淘汰率普遍为20%-30%,有的甚至高达40%。“宽进严出”的模式之下,学生需要付出三四年、乃至七八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两相比较,国外高校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更为卓越就不足为奇了。

  近乎“零淘汰”的培养模式最容易产生的并发症是学术危机。一方面,很少有人会因为学术质量而被淘汰,无需将忧患意识高悬头顶,“研究”对象便会偏离学术轨道,学术研究便不如市场研究、社会研究更为实用。另一方面,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也不会对学生的毕业造成实质性影响,导师的身份或许只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增添光环,身份造假、学术腐败、压榨学生、误人子弟,种种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功利乱象便会层出不穷。于是,硕士不“硕”、博士不“博”,导师不“导”、教师乱“教”,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便非稀世罕见,甚至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其结果必将导致高校学术水平的虚假繁荣或停滞不前。

  虽然招录数量有所增加,但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仍属于精英教育。如何打造名副其实的精英,让他们如鱼得水般地引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而不至于滥竽充数、备受质疑甚至遭遇低于本科生、大专生的“白菜价”,转变培养模式是关键。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和淘汰机制,创设合理的竞争环境,严把“质量”关,才能解决博士等人才培养中良莠不分、层次不齐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要适当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尝试多元化招录方式,努力拓宽博士生的入学渠道;要建立完善的淘汰补偿机制和分流转换培养机制,便于不适应者及时调整方向,避免因“严出”而堵塞人才培养通道。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