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应该清楚,110也是稀缺的社会公共资源。不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盲目拨打110,就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
“有困难找警察”这大概是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口号之一了。因此,当河北宣布,从5月1日起,河北省110报警服务平台不再受理非警务报警电话,在全省施行非警务报警与公共服务平台分流对接时,不少人都颇感意外:“难道连警察也要甩包袱了吗?”
不是甩包袱,是背不动了。来自河北省公安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河北110接警量以年均17%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其中充斥着大量非警务活动。2015年,河北110共接到报警1345万起,其中无效警情高达1009万起,占全部警情的75%。开门开锁、邻里纠纷、扶贫援助,甚至暖气不热、西瓜不熟、马桶坏了……大量求助、纠纷、咨询的非警务活动不仅挤占了有限的公安接警资源和处警力量,也弱化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安全”的职责任务。
从成立伊始,110就有其明确的职责范围。根据公安部《县市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规范》的规定,110报警服务台的职责范围包括报警、求助和投诉三个方面,主要受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灾害事故,以及溺水、坠楼、儿童走失等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事项。从规定中不难看出,110首要解决的应该是“急难险重”的警情,而非社会公众普遍认知的“服务”。
然而,随着110的不断发展成熟,加之部分行政职能部门职责缺位、社会救援机构力量严重不足等原因,110逐渐从单纯的受理报警求助平台,演变成社会综合性服务平台。群众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警察”,甚至有些人理直气壮地说:“警察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吗?有困难不找警察,那还要警察干嘛?”更夸张的是,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在执法遇到困难阻碍时,也打110,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支持和保护。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110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轻装上阵,尽可能减少非警务活动,以保证有效警情得到优先处理,这毋庸置疑。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提升社会公众对110报警平台的认知度。“人民警察为人民”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但这从来不意味着警察就能够大包大揽地解决一切问题。公众应该清楚,110也是稀缺的社会公共资源。不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盲目拨打110,就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恶意骚扰、报假警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有权依法进行处罚和打击。
此外,公安机关也应清晰地界定自身职责,哪些需要警察解决,哪些应当交由行政执法部门处理,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权,既不袖手旁观,也不越俎代庖。同时,也应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公共服务中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弥补社会救助力量薄弱的缺点,在公安机关的主导下,建立起高效、完备的社会应急救助体系,保证公众的求助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