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代表“国际社会”

2016年05月10日 09:14   来源:环球时报   苏长和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不久前就叙利亚问题阐述美国政策,说到“不光美国这么认为,整个国际社会已经认为巴沙尔失去了合法性”这句话时,现场一位记者当即提出异议,指出中国、俄罗斯、伊朗占了欧亚大陆很大一部分,怎么就说整个国际社会都认为巴沙尔政权失去合法性了呢?

  西方的政治和外交表述中经常出现以“国际”“世界”“全球”等带有普遍性含义的词来修饰的对象和事物。如果人们不作鉴别,很容易被误导,以为那些对象和事物真的就是代表国际、世界、全球。国际规则也是一样。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尤须注意这方面的鉴别,不能因为别人说是“国际”规则就认定它真的就是国际规则了,不能一碰到“国际”抬头的事物就急着要去接轨。有的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巧妙地将对其自身有利的规则说成是国际规则、通用规则。还有一些国家常将自身的价值、规则、政策,强行塞进所在国际组织的价值、规则或政策中,使其摇身一变成了国际通行标准。对此我们都要加以区分。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至少在国际政治领域,除了联合国组织系统的权威性外,世界上究竟谁真正代表着“国际”“世界”还真不好说。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多中心化的趋势。美国这样的世界一流强国虽然动不动就提“国际”,常以“国际社会”代表自居,很多时候还挟“国际社会”之名以令他人,但它自身还游离在不少国际多边条约体系之外,面临加入国际体系或融入主流国际社会的问题。在过去某个时期短暂的单极世界中,有的国家或可号称代表全世界,但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多极世界中,围绕“国际”的代表性和解释权问题就会出现争议,这未必不是好事。

  反过来说,辨明国际关系中“国际”“世界”等一些普遍性词语的使用道理,对我们在一个多极世界中认识世界和组织世界也有重要意义。比如过去我们的思维是“加入”国际社会,这种思维一旦占据主导,有时反而束缚我们的创新能力。再如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城市为了提高国际影响力,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国际组织总部入驻,可这其实很难。实际上,我们大可换个思维或从能动和创新思维出发行事。随着中国在国际关系领域投入的资源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已经发起成立不少国际组织,其中就包括总部分别设在北京和上海的亚投行和金砖银行。今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还提到中国要设立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世界上有不少规则、组织一开始只有少数几个成员,但在不断扩大和吸纳成员后就逐渐具有地区甚至世界影响力了。关键在于,现在中国发起成立新的国际组织与中国参与已有国际组织也不矛盾。

  回到“谁能代表世界”这个问题,从国际政治上讲,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主权国际体系最具世界代表性。因此中国当然致力于维护世界上以联合国为代表或绝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通用规则。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一直维护联合国主权体系的权威,而不是要取代谁去代表世界。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一些地区或新兴议题领域,中国完全可为世界做出新的组织和制度创新。(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