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保姆案,正义虽抵达反思仍在路上

2016年05月06日 10:33   来源:法制日报   杨朝清

  让养老生活更有品质,离不开家政行业的社会支持。只有将家政行业纳入社会治理的轨道,让保姆更有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公众才敢托付信任给他们

  近日,针对广东毒保姆何天带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韶关乐昌籍女子何天带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何天带表示不上诉(5月4日《新京报》)。

  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保姆提供家政服务。保姆和老人之间不仅建立了一种利益关系,而且也建立了一种情感关系。然而,在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遇到一个好保姆是老人的幸运,遇到一个坏保姆是老人的不幸;这一点,在毒保姆何天带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据公安机关侦查,何天带涉嫌利用做保姆的便利杀害另外9位老人,其中两起未遂。一个进城打工的中年妇女,为何会与如此恶性惊悚的系列杀人案扯上关系?何天带年少即外出打工,亲情淡漠;打工租住地的邻居们反映她行为怪异、性格孤僻,“脑子有问题”。只不过,警方出具的鉴定通知书显示,“何天带案发时精神状态基本正常,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尽管何天带有过比较悲惨的生活经历,在性格上有些扭曲,但这并不能成为她残忍剥夺他人生命的借口。

  “毒保姆”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家政服务业在专业化、规范化方面的漏洞与短板。家政服务通常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私人空间,家政服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姆的道德自觉和行为自律。一旦保姆朴素的人性上演“变形记”,或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处于迷失、错乱的状态,被服务对象不仅难以享受优质、高效的家政服务,而且还将面临着人身安全、财产受到侵害的风险。

  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雇佣保姆来照顾老人逐渐从一种特殊性需要向一种普遍性需要转变。在保姆供不应求的格局下,家政行业通常会降低保姆的准入门槛——如果家政企业敷衍塞责,对前来应聘保姆的人员不进行相应的筛选、培训和考核,不可避免会导致保姆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为了寻找放心保姆,一些人不得不利用熟人社会的力量,通过老家的亲戚、老乡和朋友去寻找知根知底的保姆。那种“好保姆难寻”的无奈和艰辛,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家政行业野蛮生长的产物。作为一个极端事件,毒保姆必然要为其违法犯罪行为付出代价,接受法律的惩罚,只不过,毒保姆被判死刑对于提升家政行业专业化、规范化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如果不能以此为契机给家政行业戴上紧箍咒,毒保姆或许会再次出现。

  让养老生活更有品质,离不开家政行业的支持。只有将家政行业纳入社会治理的范畴,让保姆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公众才敢托付信任给他们。

  跟帖

  提高安全意识

  家庭必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这是保护老人安全的底线。对于因病或年事过高的老人,自己没有分辨或抵抗外来伤害的能力,在保姆照顾下没有明显预兆地突然死亡,家属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是自然死亡,在不乱下结论的前提下,必须请医生明确诊断死因,才是对老人人生最后一步应有的尊重和珍惜,也不会伤及无辜保姆的权益。

  江苏 许晓明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