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忽略魏则西之死背后的双重垄断

2016年05月03日 13:51   来源:人民网   秦川

  魏则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滑膜肉瘤患者,今年4月12日去世。生前发帖子称,他在求医过程中,通过百度搜索看到排名前列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受该院李姓主任所称的“生物免疫疗法”、“斯坦福技术”所蛊惑,在花费二十多万元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被贻误救治。

  风华正茂,罹患绝症,魏则西是不幸的,更不幸的是他在求医问诊路上被误导,导致人财两空。如今,魏则西死亡事件持续发酵,无数网友在同情魏则西遭遇的同时,也把反思的矛头指向涉事的百度公司和武警二院以及背后的莆田系医院。

  目前,百度已两度回应,尽管武警二院尚未回应,但据记者透露,此前为魏则西看病的武警二院生物诊疗中心已停诊。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真相或将逐渐浮出水面。在此际,不少人争论该事件中谁是首恶谁是帮凶,还有探讨该事件所牵扯到的法律与道德、责任与伦理以及监管等命题。

  除此之外,也许更应该探寻一个容易被遮蔽却非常重要的话题,即百度与莆田系医院之所以能够胡来,在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垄断力。先说百度,在国内搜索市场上,它一家独大,已成为最具统治力的搜索公司,这也正是莆田系医院相中它的最重要原因。据权威数据显示,“百度2013年的广告总量是260亿元,莆田的民营医院在百度上就做了120亿元的广告。”莆田系医院之所以不惜重金投向百度,显然与百度推广为它们带给更丰厚的效益有关。

  再说莆田系医院。莆田系医院都属于民营医院,据国家卫计委网站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底,民营医院共10877家,莆田系民营医院则高达8000多家,占比八成左右,这也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具体到武警二院,有业内人士透露,为魏则西治病的那个科室就有莆田系的背景。据报道,莆田系已形成四大家族:陈、詹、林、黄,分别控制着不同类别的民营医院。有人说莆田系的壮大史就是患者的血泪史。这种说法或有夸张,但毋须讳言,不把病人当人,只想掏尽病人口袋里最后一分钱的价值目标,使莆田系医院各类丑闻频现。

  比如,2014年7月16日下午14时36分,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发微博痛斥云南玛莉亚医院,原因是新东方一名女员工该院分娩时不幸去世。据介绍,该院即是莆田詹氏医疗集团的下属企业实体之一。俞敏洪称在微博中直指该院医疗事故常年爆发,口碑极差,去过的骂声一片,并号召大家以后不要去这样的医院了。虽然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也反衬出莆田系医院确实常受人诟病。

  回到百度与莆田系医院的“联姻”。一个是形成垄断事实的搜索巨无霸,一个是在民营医院中具有最大版图的商业医院,它们一旦联起手来,后果无疑堪忧。换言之,那些缺乏辨识能力的患者,只要搜到详实信息,就一定想到百度,而只要想通过百度找医院,就很难逃过莆田系的掌心。如果碰到那些惟利是图的莆田系医院,就一定在劫难逃,魏则西就是一例。

  如何避免魏则西式的悲剧,不少人开出的药方往往有两点,一是百度应该尽快消除过于逐利的竞价排名,不能给钱就推广;二是应该加大对莆田系医院的监管。人们也在质问:监管部门都干啥去了?不能说这两点没有意义,但是,从根本上说,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强化监管之外,还应该瓦解它们的垄断地位,如果搜索市场百花齐放,百度还敢任性吗?如果其他的民营医院有足有份额和话语权,对莆田系医院构成强大挑战,莆田系医院还敢把患者当成会走的钱袋吗?所以说,反垄断部门,应该发力!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