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网约车约出“戾气”

2016年05月03日 13:44   来源:光明网   司马童

  宁波余姚市民王女士经常乘坐“滴滴快车”,一直以来也都觉得挺方便。然而前几天,她坐“滴滴”付款时,却发现司机无中生有,私自加了一笔5元的“过桥费”,这让她觉得自己被忽悠了。随后,王女士拨通司机电话进行质问,对方竟不以为然地称,许多“滴滴”司机都会加点费用的。(5月2日《余姚日报》)

  网约车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公众的青睐,除了随叫随到的打车挺方便,显然缘于屡屡“烧钱”补贴之下的经济又实惠。尽管当前眼下,各地对网约车的监督和管理,貌似还处于一种“可管可不管”或是“可多管可少管”的“灰色地带”,但已不难看到,这种“互联网+”的出行服务模式,纵有欠缺不足,亦是无法“回头”。

  的确,网约车已有顺应现实需求的颇高“人气”。但却不必讳言,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由于监管制约的不够严密和严厉,少数网约车驾驶员的个人素养及职业道德,已然显现出“滥竽充数”之忧,且给这一行业带来了“毁誉砸牌”之实。比如,前述余姚王女士把“滴滴”司机的偷偷胡乱加价曝光网络后,涉事司机竟然“闻风而动”,和他的朋友一直打电话进行骚扰,迫使王女士支付了车费并删了帖子。

  网约车私下“乱加价”,还恬不知耻地骚扰不休,阻止发现猫腻的乘客“广而告之”提醒他人注意,这不仅是违反职业操守的无良表现,更是一种以邪压正的“暴戾之气”了。由此想到,前不久也在余姚,被媒体爆出《还敢打“滴滴快车”吗?司机将偷拍女乘客的照片发到网上》的热闻。但没想到,《钱江晚报》报道此事后,爆料人小王却遭到了群内司机们的人肉搜索,不仅发微博的地点被定位出来,还威胁称“真想搞你了,家里怕找不到?”云云。如此肆无忌惮的网约车司机,恐怕只会“约”来“戾气”倒了“人气”的可忧结局了。

  网约车“玩偷拍、乱加钱”岂止是害群之马。从目前的境况来看,网约车虽有民意叫好的大势支持,但也不见得能“顺风顺水”地畅快布局和“做大”。一方面,这里有它跟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争食”矛盾;而另一方面,自然也包括了当网约车站稳脚跟之后,它的补贴减弱与用人把关等,必然也会成为亟待弥补的凸显“短板”。所以,若是让那种“戾气网约车”时有出现,或是给人留下“惩处不力”的感觉,曾经获得的“美誉”和“人气”,也许很快就会不断销蚀与损毁。

  有道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们当然可以理解,网约车的“遍地开花”之时,冒出些许“玩偷拍、乱加价”的无良从业者,也不宜“一棍子打死”地否定所有从业者的人品与素质。不过,从网约车车主群里“同仇敌忾”地骚扰和威胁举报其偷拍恶搞的市民,以及所谓“滴滴”司机都会私下加点费用的狂妄回应,则表明“好带上,坏带下”也不可轻视。换言之,对于“害群之马”的惩之不快和不严,就难以起到扶正祛邪的警示效果。

  别让网约车的“戾气”倒了“人气”。依我之见,加强网约车的服务规范和职业道德建设,显然需要管理平台和广大乘客的合力施治。这当中,尤其要突出的一条行业底线是:对于乘客反映和举报的相关问题,网约车驾驶员非但必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应明令做到,绝不允许“戾气”汹汹地骚扰施压。否则的话,应该毫不含糊地“一票否决”、永不录用。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