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留澳女生家属叫板网友“污秽留言”(图)

2016年05月03日 08:13   来源:东方网   犁一平

  据报道,亚裔女性冷梦梅在悉尼被害后,引发国内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而自称是冷梦梅舅舅的男子多次在网上针对此事发声,称对网络上一些侮辱性留言的发布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并附上了部分截图。(5月1日四川新闻网)

  也许这是首例受害者家属叫板网友“污秽留言”,也希望这是最后一例,倒不是反对家属的维权行为,而是除了支持家属维权之外,更希望网友能够意识到在网上搞“人身攻击”的严重问题,从此不再干类似的“缺德”事。

  为什么?毋庸讳言,不管什么事,只要捅到网上了,部分“盖楼”的网友从来不怕事大,也不怕措词有多尖刻,说话有多脏,凡能让网友觉得“痛快”的,只要能说出口的,一律不含糊,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倒了出来。对这类网友,用网络语言来形容,最恰当的比喻莫过于网友自创的一个词——“喷子”。

  当然,有的网友使用的是“网络语言”,有的比较直接,有比较隐讳,或谐音,或拆字,或形近,或造词,因此,用常规语言无法认定网友的谩骂属于“人身攻击”,只有懂网络语言的都读懂其中的“影射”意义和“杀伤力”。

  网友之所以“口没遮拦”,原因很多,一来少数网友个体素质本身欠4缺,不尊重他人的人格,信口开河;二来少数网友法制意识淡薄,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随心所欲;三来网友在网上谩骂很少被追究责任,以为可以胡说八道;四来有的网友自认为“隐身”发言,不会被找到,同时,留言时又用了网络语言,调查取证难。凡此种种,致使有的网友认为在网络上搞“人身攻击”没有法律风险,于是把网络当成了“垃圾桶”,不管话有多脏,也不管会不会伤害别人,会不会违反法律,想“吐”就“吐”。

  虽然就此类事情还没有或很少有被起诉的先例,但并不是法律不管,而是没有人较真。因此,是该有人较真,并治一治这种行为了。司法部门也应该支持受害者的维权行为,从而给那些没有上网不讲道德的个别网友上一堂法制课,给个深刻教训,倒逼网友上网注意言行,提升“网德”。

  之所以赞成冷梦梅的家属依法维权,一是对死者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既是对死者的侮辱,也损害家属的感情,甚至侵犯隐私权,尤其在死者身后“捅刀子”,属于践踏人性的行为,太不仁道了,换作谁都无法容忍;二是“穿马甲”攻击他人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泛滥成灾,不治已经不行了;三是法治社会,网络并非网友任意发泄私欲的法外之地,不管话有多脏,想“吐”就“吐”。

  虚拟网络,也是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法治社会和文明国度,漠视虚拟世界的违法行为、不文明行为,就是漠视整个社会的法治文明、社会文明,也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和进步。因此,希望此类现象能有一个“法制先例”,也好对某些网友起到一次很好的警示教育,从而提升网友上网的法治水平和文明素质。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