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酒店被劫持 我们何时不再冷漠与围观?

2016年04月07日 06:34   来源:红网   段春荣

  近日,微博名为“弯弯_2016”的网友连发多条微博讲述自己在北京一家酒店遭受陌生男子劫持的经历,引发网友关注。目前,朝阳警方证实此事,并表示警方目前在工作中。(4月6日《新京报》)

  有人评论得极对:与网络现象级的“伸张正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怯懦。

  女性在高档酒店遭劫持,苦苦挣扎呼救却近乎只引来一片围观,这是弯弯事件引发深思的一个关键问题。也让人们,尤其是女性深深地感觉到,倘若自己不幸遭遇了诸如此类的劫持,极有可能只能依靠自己势单力薄的挣扎,而这种无奈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挣扎则只可能是看客眼中的表演。

  冷漠,在一次次事件里被检验出来,增加着人们对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对社会的不信任程度。这些一次次流露出来的周遭人情的冷漠交织在充满雾霾的空气中,孑然前行的我们怎能不满身心寒?

  于是,我们有愤慨的权利,我们有呼吁的必要。

  但是,表达了愤慨之后,把自己置换成一个人潮攒动中的微小个体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潜水于网络里的“伸张正义”纯粹只是道德的驱使。时间倒回2011年,佛山小悦悦事件18路人的冷漠,让我们足以对个人冷漠失去批判的能力,因为倘若自己置身于那样的场景中,真没有自信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冷漠者、围观者。回到眼前,倘若4月3日这一天我们恰好出现在网友弯弯的遭遇现场,面对那情那景,我们是否也会端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信条与不介入他人私事的判断而默默旁观呢?

  这是愤慨与呼吁过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真实面对的自我拷问。

  “我们怎么能在人们的苦难面前,背过身去。”切?格瓦拉这样说过。但是,没有经历过真实的考验,一切激荡在胸中的正义感与道德感都无异于空中楼阁,更别提有多高尚可言。没有真正的考验,我们很难说自己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当遭遇是充当拯救苦难的英雄还是做背过身去的沉默者的抉择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怯懦与本能的趋利避害都会左右我们的选择,经年教育沉淀在认识表层的道德陷入失范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冷漠虽是个体的表现,却是社会的综合病症。围观虽是群体的特性,却是个体的特有怯懦。这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病,也是社会整体的病。

  拯救这种深入里子的病,不能靠纯粹的道德呼吁与鞭笞。个体的道德感会在即使只是偶尔的做好像反遭被讹、反惹麻烦的事件中被削弱,随着一个个反遭被讹、反惹麻烦的事件被过度放大与解读,只会增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刻板认识。只有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我们才不会害怕,心底的道德感也才会焕发力量和光辉。而这种保护机制,既应当包括激励保障,也应当包括补偿保障,也应当包括福利保障,同时,也还应当包括司法保障,不再因少数的反遭被讹、反惹麻烦的事件发生影响着公众的不围观、不冷漠的积极性。总之,制度设计应当基于人性的怯懦,而不应把所有公众想象成为道德高尚的整体。

  围观,是一群人的冷漠;冷漠,是一个人的围观。社会从来不乏道德榜样,但是打破冷漠的围观群体,笔者认为,还须保障发力。此外,道德的力量自然不可忽视,在弯弯的遭遇面前,让我们每个人都围观自己内心隐藏着的冷漠,拔掉那颗冷漠的种子,克服人性的恶,走出围观的人群,在社会的恶面前不再沉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