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柏林电影节”看到了什么?

2016年02月23日 10:10   来源:东方网   吴为忠

  对于外国的四大电影节,国内的舆论关注度现在并不高,随着冲奥的屡屡受挫,下月揭晓的美国奥斯卡,对于影迷而言,也没有特别多的兴奋点。倒是刚刚揭晓的柏林电影节,由于唯一一部华语电影的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在媒体上看到了有关这部影片以及柏林电影节的许多报道。

  近年青睐华语电影,已经成为柏林电影节的一个特色。最早的是张艺谋的《红高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等主演。影片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曾记得,获奖归来的盛况,张艺谋带着这份中国电影的荣誉走进高校的校园,掀起的一股爱国热情,感动着张艺谋等一批电影人。老谋子从此走向了他的电影辉煌期,佳作不断。

  《长江图》的柏林电影““最佳艺术贡献奖”,已经是华语电影在近五年内第三次拿到该奖项了。此前,2012年的王全安电影《白鹿原》曾拿到过该奖项,当时获奖的摄影师是德国籍的卢茨。2014年,娄烨电影《推拿》也拿到了该奖项,上台领奖的是摄影师曾剑。算上2014年拿下金熊奖、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白日焰火》,柏林电影节是近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最青睐华语电影的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到底在国际电影节看些什么。了解世界电影的创作趋势,世界各大电影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如果我们不是带着功利主义的色彩,只是盯住有没有自己的影片参赛和获奖,这就有点降低了参加外国电影节的意义,违背了中外电影文化交流的宗旨。关注外国电影节,透过参赛和获奖的各国电影,从中发现提高电影创作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从今年的柏林电影节获奖影片中,有几点有价值的电影走向,值得我们关注。作为主竞赛单元中唯一华语影片《长江图》摘得“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银熊奖,就很值得一议。中国台湾籍摄影师李屏宾曾与杜可风、关本良一起拿到过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所凭借的影片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这位年过花甲的台湾摄影师第一次独揽国际大奖。

  据悉,《长江图》由导演杨超执导,秦昊、辛芷蕾主演,讲述一段发生在长江上的魔幻爱情故事。秦昊饰演一名货船船长,在逆流而上的航程中总会在不同的地点遇到同一个女人……。《长江图》导演杨超介绍,这次用胶片拍片子,完全是因为李屏宾的坚持,因为他认为胶片拍出来的效果更暖。李屏宾表示,2012年拍《长江图》时,数字摄影大多还是2K清晰度:“长江水汽又很大,很多大全景根本是‘水天不分’的感觉。如果用2K数字机拍的话,放到60寸高清电视上或许还能看,但如果到大银幕上看的话,就有点虚了。从当时来讲,胶片在这方面的宽容度比数字摄影要大,所以我觉得胶片更合适。”正是摄影师对艺术的这种坚持,并没有用数字摄影这一通行的技术,所以成就了《长江图》的摄影效果。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长江图》的成功使我们又一次见证了这份艺术创作的真理。

  这次,在柏林电影节上,纪录片首获“金熊”。意大利电影《兰佩杜萨纪事》拿下最佳电影金熊奖,使之成为史上首部荣获金熊奖的纪录片。眼下,整个欧洲正身处难民问题的风口浪尖,政治嗅觉灵敏的柏林电影节将本届最佳电影金熊奖授予了难民题材纪录片《兰佩杜萨纪事》,使之成为史上首部荣获金熊奖的纪录片。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反映生活,并以创作者的视角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这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追求。而我们许多参赛电影,得了奖是兴高采烈,得不了奖却灰头土脸,这与创作心态不无关系。我们的主创人员过于迎合评委的口味,为获奖而参赛的心态,使我们的影片缺乏当下的中国精神特色以及中国味道。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这是大势所趋,电影同理。如何用镜头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中国电影人面临的一个艺术课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