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欲用冥币购买火车票,遭拒绝后,男子大吵大闹,称要乘坐高铁。值勤民警接到报警,立即赶到现场展开调查。经调查,该男子原是救助站收留后的走失人员,因为家庭变故和身体疾病导致精神失常。目前,该男子已被移交相关部门。(2月14日红网)
冥币过得了奈何桥,买不来火车票,这或许就是不同世界的不同规律。但规律再大,也大不过人心。面对一个执着于冥币购票的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相关部门没必要与之较真,善意地成全一下未尝不可。
手里攥着自以为能当钱花的冥币,不去买吃买喝、买穿买戴,却非要挤在人堆儿里抢购火车票,这绝不是随机行为。试想,春节期间的火车票代表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乡愁。我姑且胡乱猜测,作为一个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该男子或许已经忘记了生与死、是与非、忘记了“我是谁”,但对家的渴望却从未渐行渐远。这也就解释了遭到拒绝之后的大吵大闹行为。
冥币购票遭拒、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被移交民政部门,一切做得顺理成章、干净利索,无可厚非。特别是在公共场所里、在突发状态下,售票员、民警等公务人员的应急处置四平八稳。不过别忘了,对于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光有“应急处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馥郁人性温暖的“紧急护理”。而且这种“紧急护理”,应以尊重和关爱为前提。
具体说来,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其回归家庭,早日结束漂泊生活。如果暂时做不到,至少可以满足其购票坐火车的愿望。有时候,依顺比刺激的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要强化救助管理,避免被救助人员(特别是特殊人群)反复流离失所,甚至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此外,还要根据被救助人员的病情合理施治,帮助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记得有个本溪女子当众脱衣,自顾自陷入拍电影的情节。民警变身导演喊“CUT”,告知戏已拍完,巧妙引导其穿上衣服。相比之下,处置冥币购票的民警、售票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也具有这种急智和人文精神呢?如何对待精神病人是个大课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些“办法”、少些“措施”,多些“温存”、少些“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已失心智的苦人儿活出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