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冥币购车票,卖他又何妨?

2016年02月15日 06:58   来源:红网   吴点墨

  一男子欲用冥币购买火车票,遭拒绝后,男子大吵大闹,称要乘坐高铁。值勤民警接到报警,立即赶到现场展开调查。经调查,该男子原是救助站收留后的走失人员,因为家庭变故和身体疾病导致精神失常。目前,该男子已被移交相关部门。(2月14日红网)

  冥币过得了奈何桥,买不来火车票,这或许就是不同世界的不同规律。但规律再大,也大不过人心。面对一个执着于冥币购票的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相关部门没必要与之较真,善意地成全一下未尝不可。

  手里攥着自以为能当钱花的冥币,不去买吃买喝、买穿买戴,却非要挤在人堆儿里抢购火车票,这绝不是随机行为。试想,春节期间的火车票代表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乡愁。我姑且胡乱猜测,作为一个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该男子或许已经忘记了生与死、是与非、忘记了“我是谁”,但对家的渴望却从未渐行渐远。这也就解释了遭到拒绝之后的大吵大闹行为。

  冥币购票遭拒、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被移交民政部门,一切做得顺理成章、干净利索,无可厚非。特别是在公共场所里、在突发状态下,售票员、民警等公务人员的应急处置四平八稳。不过别忘了,对于精神失常的走失人员,光有“应急处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馥郁人性温暖的“紧急护理”。而且这种“紧急护理”,应以尊重和关爱为前提。

  具体说来,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其回归家庭,早日结束漂泊生活。如果暂时做不到,至少可以满足其购票坐火车的愿望。有时候,依顺比刺激的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要强化救助管理,避免被救助人员(特别是特殊人群)反复流离失所,甚至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此外,还要根据被救助人员的病情合理施治,帮助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记得有个本溪女子当众脱衣,自顾自陷入拍电影的情节。民警变身导演喊“CUT”,告知戏已拍完,巧妙引导其穿上衣服。相比之下,处置冥币购票的民警、售票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也具有这种急智和人文精神呢?如何对待精神病人是个大课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些“办法”、少些“措施”,多些“温存”、少些“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已失心智的苦人儿活出尊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