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学生捕鸟获刑是一堂警示课

2015年12月02日 10:24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郑州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售卖,后又掏4只。11月30日,记者获悉,小闫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别犯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12月1日《郑州晚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漫步林荫小道,走进丛林之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鸟儿动听的歌唱,观赏鸟儿多彩的羽毛和美妙的姿态,会给人们带来美好感受和无限欢乐。因此,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如此语境下,郑州一名大学生,因非法捕捉燕隼12只,被判刑10年以上,也是罪有应得;因为,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更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鸟类为保护农业、林业和人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开发,给鸟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城市扩改、森林破坏、湿地缩减、环境污染、乱捕滥猎、非法食用鸟类等现象,使鸟类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珍禽数量在不断减少,有的已到了濒危灭绝地步。据调查,在过去的50年里,有73种鸟类和其它动物灭绝,有180种鸟类大量死亡,有的正趋近灭绝。

  为了保护丰富多样的鸟类资源,国际上已经签订了《世界保护益鸟公约》。在美国,伤害鸟不仅要罚款,还被认为没有教养,不讲公德,是不守纪律而又贪婪的人;在英国伦敦,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从不打鸟,也不掏鸟巢;在德国科隆市的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玩具似的小房子,有的钉在柱子上,有的挂在墙上,鸟儿在上面飞来飞去;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乌鸦可以大摇大摆地在街头散步,车辆都要避让而过,小孩子也绝不向它抛石子;在澳大利亚,为保护一种叫木鸡的鸟,政府动用直升机把木鸡送到生活条件好的山林里。在我国,为唤起国民保护鸟类意识,确定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因此,大学生捕鸟获刑,是一堂警示课。首先,作为一个市民,应自觉地投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而不是对鸟类进行捕捉、甚至杀戳。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给鸟类预留一处栖息之地;特别是,城乡建筑设计应趋利于鸟类的生存。总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否则,一旦伤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鸟类,就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大学生偷窥当有严肃反思    2016年07月13日
  • ·“裸条”何以玩出借贷新高度?    2016年06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