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娘搜索“一年级数学题难倒”,会跳出数万个结果,难倒的对象包括研究生、大学教授等等。但记者没想到,一年级数学题的伤害指数会达到这种程度——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 当事人的妈妈是浙江杭州的一位医学博士,平时带的是研究生,10日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课堂练习,我真想说:孩子,你比你妈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11月11日《钱江晚报》)
小学题,如今越来越有“神题”的意味。随便检索新闻便会发现,小学题难倒研究生、博士生、副教授等“知识分子”,似乎早已不是新闻。仅以今年为例,就有“虎妈在餐厅逼娃做题引围观,小学智力题难倒工科研究生”、“泸州小学一年级作业现‘神题’,难倒博士生”等数则类似的新闻。当小学题成为知识分子都无法解出的难题,这样的小学题到底有多少价值?这值得拷问。小学生的确需要锻炼逻辑能力,但是否需要达到这般变态的境界,也值得审视。
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各种偏题、怪题、难题不仅大有市场,还成为考察孩子成绩好坏的重要筹码。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孩子们的确是“超负荷学习”。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书包重量平均3.5公斤,初中生书包平均重5.5公斤,有的学生还用起了拉杆箱。而在“不输起跑线”的现实意识下,孩子们除了要应付偏题、怪题、难题之外,还有各种培训班与兴趣班等着他们。这样的现实,的确令人忧心。
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部门都在出台“减负令”,出台这样的文件并不难,但落实与执行却很难。哪怕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主动要给孩子“减负”,也往往会被学校或家长们变相消解。教育主管部门不允许补课,一些学校就偷偷摸摸地进行;而一旦学校不补课,一些家长便会请家教,或是报名各种培训班……这背后,不是家长和学校不爱惜孩子,而是有各种现实的压力,小学有小升初的压力,中学有中考的压力,高中有高考的压力,家长和学校自然不敢懈怠。
当教育变得如此重负,当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让博士妈妈感叹“为娘不会做”,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方式,已经进入一种畸形的状态。前不久,山东省聊城市的一所公立小学取消了一二年级数学课,补充朗诵、国学、书法等课程,一时令舆论哗然。校长给出的解释是:一二年级数学课逻辑性太强,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对于一二年纪的数学课而言,需要的并非取消而是改革,毕竟,只要数学课不走入误区,其积极价值还是毋庸置疑的。
因而,小学题难倒博士妈呼吁教育改革提速。一方面,对命题者而言,应少钻牛角尖,多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多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样,孩子才有更多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望“题”生畏;另一方面,则要改变教育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可以说,唯有从教育本身去进行改革,小学题难道博士妈妈一般的闹剧,才会真正走进历史的尘埃,不然,还会以不同的版本继续上演。(龙敏飞)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