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校车超员拟重罚 驾驶不能任性(图)

2015年11月04日 07: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 倩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正案送审稿规定,对驾驶校车超员但不构成犯罪的,拟提高罚款处罚幅度,并增加资格罚、人身罚和财产罚。近年来,客车校车因超员超速导致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让人们对这种危险驾驶行为深恶痛绝。为此,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将客车校车严重超员超速列入刑事处罚。“超载入刑”无疑能够提升校车驾驶人员的责任意识,但在“校车严重超员超速”之外,还有驾驶校车超员但不构成犯罪的现象。必须加强对这些行为的管理并明确处罚标准,堵住相关漏洞,使相关学校和校车驾驶员不敢任性,最终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用专业化运营保障校车安全    2016年07月18日
  • ·取缔非法校车只是第一步    2016年04月13日
  • ·不妨考虑校车“公交化”    2016年02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