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人不可为相” 莫名其妙的歧视

2015年10月21日 13:59   来源:大河网   

  地域歧视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齐国人就担了个贼名,以致在外交场合,楚王还要捉个贼来侮辱晏子。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南北之优劣论,《中庸》中就有孔子“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的议论。从此,几乎所有地方都有被歧视的经历。“南蛮”,“北侉”,南北互相骂,让人疑心一道淮河水就是由唾沫星子汇成的。北宋歧视南方人,晏殊少年有才名,被皇帝赐同进士出身,寇准就冷言说:“殊江外人!”明朝歧视江西人,咱河南泌阳老乡焦芳做首辅,最大的爱好是讲江西人的段子,并专门写篇文章叫《南人不可为相图》进献给太监刘瑾,还把江西乡试名额减少。歧视形成习惯,变成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乡下人看不起城里人,甚至于一个城市里,这个区看不起那个区的,一个乡镇,这个村看不起那个村的。而现在,到了歧视河南人,河南人中又以歧视驻马店人最厉害,以至于近来有位钟先生,因一个戏曲小品上说“驻马店人很狂躁”,要打场名誉官司。

  为什么歧视?有说是因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有说是文明素质差异,可这些解释都不能让人信服,毕竟人应该有理性,会判断,不能以一人一事来概括一个地方的所有人。而且,拿好坏这简单模糊的标准来评判一个地方的人,本身就荒唐。

  歧视一旦加上实际行动,比如招工不招某地人,就会给社会和谐造成危害,非得由法律干预不可。我看应该多些钟先生这样的人,通过法律让一些人认识“平等”两个字。(吕志雄)

(责任编辑:屈波)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