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拍“神器”为什么不神气

2015年10月15日 07:26   来源:长江日报   禾刀

  8月起,武汉在3个路口安装行人过马路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如今,该系统已试运行两月,行人在这3个路口过马路时,闯红灯的陋习是否有所改善?记者探访发现,不少行人完全无视抓拍“神器”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闯红灯。

  面对饱受社会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当初被寄予厚望的抓拍“神器”如今一点都不神气,已经沦为被闯红灯者无视的尴尬境地。没办法,管理者只得退回到拉绳劝阻的老路上,这也折射抓拍“神器”的作用十分有限。

  应当说,抓拍“神器”没神气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倒不是事后诸葛亮。抓拍“神器”的功能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现场拍摄行人闯红灯证据,二是在公共场所公开行人闯红灯信息。这两点在过去的做法中屡有实践,但效果不佳。

  在快步跑向汽车时代的今天,行人闯红灯现象肯定需要高度重视并严厉制止,否则不仅会拉低汽车时代的文明水准,还可能埋下无数交通隐患。针对这一现象,过去通常做法偏向于劝导,但约束乏力,一些行人被劝导后回头又抱以侥幸心理。更何况,限于警力,很难落实对闯红灯行人的惩罚。

  身边有人出国后回来叹念,国外行人不乱闯红灯,可叹念归叹念,一旦沉到生活实际中,在从众心理作用下,他们可能很快又成为闯红灯者。既然提到国外,那么不妨推行一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只要治理举措切实有用,符合国情,我们何妨放眼国际呢?综合发达国家对行人闯红灯现象的治理举措来看,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如在德国闯红灯者贷款可能被大幅提高门槛;二是严惩,像美国可以拘留,而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则选择严厉地经济惩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惩罚作为强力后盾,规矩就可能沦为一张废纸。国外先行经验已经摆在眼前,与其关起门来频繁试错,我们不妨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践行鲁迅先生笔下的“拿来主义”呢?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