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五水共治”视作浙江省打造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组合拳,那么,这套拳法中的法治重拳,便有着刀光剑影的味道。新华社昨天报道,浙江省各级环保部门对全省环境监管执法愈加严格,仅今年以来,浙江相关行政处罚案件、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人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刑拘人数超过500人。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全省总投入高达2000多亿的“五水共治”工程,是前无古人的一次重整山河,是给孙子后代留下金山银山的一次壮士断腕,此中有转型升级的胆略与前瞻,也有走过弯路的痛定思痛。在这个重塑绿山青山的集结号中,依然有这么多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出现,无疑是一部分利欲熏心的人们,执意要在子孙后代的碗里抢饭吃,是法治面前的顶风作案。
一边是政府斥资、民间捐资的环境治理,一边是趁人不备偷偷摸摸的污染。这种将企业与个人的利欲建立在“二次污染”上的贪婪,等同于是在挖金山银山的墙脚,令人齿寒。
可以说,“五水共治”以来,浙江省全社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行各业、尤其是许多传统的工业企业,为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此中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普通市民,都在这场壮士断腕中感受到了阵痛的代价,付出了切身利益的牺牲,终于收获如今这来之不易的新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浙江省今天重塑的绿水青山,是用智慧与汗水凝聚而成的,也是砸下了实打实的资金。不让“五水共治”的成果打水漂,必须用法治的重拳保驾护航。只有对顶风作案的违法行为从重、从严、从快打击,才有可能遏制犯罪,减少损失。
事实证明,“五水共治”作为一场攻坚战,打头阵、见成效的,首先是法治的重拳。2014年,全省打击环境污染违法已经算得上“全国最严”。全年办理相关案件9916件,处罚高达4.73亿元,在办理案件、处罚款、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因环境污染犯罪刑事拘留人数等数量上,都在全国各地中排名第一。为什么重拳之下今年依然有这么多顶风作案的违法犯罪?关键还在于一些企业与个人的利欲熏心和侥幸心理。
要彻底斩断环境违法的黑手,法治的重拳一刻不能停。壮士断腕,法治先行。只有给青山绿水开出史上最严的法治清单,金山银山才能得到法治的保障,美丽浙江才能从画上走进现实。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