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村民哄抢苹果:总有一种行为让人词穷

2015年08月26日 07:09   来源:长沙晚报   文 峰

  据《法制晚报》等媒体报道,前日,一辆满载苹果的大货车在河南倾翻,20吨苹果散落于地。附近村民一拨接一拨哄抢苹果,现场有位大爷用拖拉机载了一车潇洒而去。当日下午当记者赶到现场,很多村民仍在哄抢苹果。面对记者拍摄和警察劝阻,哄抢苹果的村民却视而不见。直到增援民警赶到现场,局面才被控制。此时,价值8万元的苹果已经被抢得所剩无几。

  毫无疑问,当你遇上捡便宜大军,当你看着警察对此也无可奈何,你就会发现:总有一种行为让人词穷。落井下石,行为卑劣;面对镜头,没有耻感,这是这一场面的焦点。这一场面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说:在特定场域,个体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其思想行为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他们会在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中失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这一群哄抢苹果的村民无疑又成了这个理论的例证。而后续带着麻袋和笑脸参与哄抢的村民又在折射一个社会陋点:有些人看见别人捡了便宜,内心就会失去平衡,于是也跟着堕落。对此,你可以说带头哄抢的村民素质有问题,因为这确实折射出了其人性的阴暗面。

  这一场面也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里描写杨二嫂的一段话:“圆规一面愤愤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是鲁迅先生为了刻画杨二嫂而设计的一个片段。在小说中,杨二嫂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吹捧、尖酸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而与杨二嫂对照,这种哄抢之行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说明,小说的原型就在现实中,还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透过记者的镜头,难免不让人反思:也许,在离事发地不远处就有高楼大厦,也许在不远处还有翻新的村落,也许在这些哄抢苹果的村民中有的早已实现了物质上的小康……可内心若贫瘠,缺了文明素养,幸福又岂能在乡土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哄抢案例并非首次出镜。这些年,我们看过抢活鱼,抢煤,抢鸡蛋,抢小鸡,甚至连事故导致食用油外泄,都能引来一大拨人拿着锅碗瓢盆盛舀。要知道,荒诞在文学里是一种艺术,可荒诞走入现实却是一种病态。由此看来,道德课,是一堂自习课,也是一堂社会公共课,这课要是没修好,让人词穷无语的事就还可能发生。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