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备受关注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终于尘埃落定,上榜五位作家都是小说牛人。评奖结果甫一公布,持异议者比起5月评奖启动时少了很多。但即便如此,还是引来一些议论。
比如,网络文学作品被认为是“陪跑”中的点缀;没有奖掖新人,是“敬老奖”;由一个本来在中国文学界“最厚重最有分量”的奖变成了“终身成就奖”等等。这些说法可以看作批评,更应当看作公众期待。
说实话,一个奖能把好作品评出来,就是最大的成功。许多茅奖获奖作品,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至今都有大量读者,口碑甚好。近年来,每年长篇小说出版三四千部,四年的小说最少一万部以上。本届进入茅奖评选范围的不过252部。即使在这样小比例的参评作品中,获奖的5部作品也仅占1/50。不少业内人士戏言,鲁奖茅奖相当于抓彩票,本届茅奖更被称为“史上角逐最激烈”,此种前提下,评出来的作品如果不是佳篇力作,能不引起非议?
既然普遍认为“名至实归”,为什么还有网友不满意?不能否认当前的文学评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社会原因。有人说,文学和足球一样,在今天改革中的中国,承担了超载的公众诉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对于公正、透明的期待越来越高,而这样的期待率先投放在了文学、足球上面,因为这两个领域受关注范围广,而且有的时候看起来是可以“随便骂”的。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没有哪个领域是可以躲避舆论监督的“世外桃源”。只要是花纳税人的钱办公众的事,就须要承受公众的质疑和议论。无新闻不见得是好事,无争议也不见得就完美。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日益推进,公平正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有争议,有不满,恰恰是舆论公开、言论自由、事业进步的一个标志,而那些悄无声息、游离于众人视线、远在社会监督之外的所在,反倒常常是黑箱操作的多发地段。
茅奖的历史同时也是改革的历史,文学评奖机制的变迁是中国社会浪潮的一个缩影。正是在公众舆论的不断质疑声中,茅奖评奖机制不断改革完善。比如评委的年轻化。以前有过80岁的评委,近几届评委基本年龄都在70岁以下,本届最小的评委是80后。多达61名的评委人数在全世界可能都算最庞大的。自第八届起实行的实名制,是文学评奖抵制腐败、取信于人的重要举措。
因此,文学评奖多一点争议不是坏事。(作者是《北京文学》副主编)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