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孙留下蓝天碧水绿地也是中国梦

2015年08月12日 08:42   来源:中国网   陈光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推向全国,生态文明的理念得以在全社会成为共识。据中国网记者10日统计,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在不同场合中,提到涉及到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多达60余次。由此可见,面对当前的发展现状,中国政府已深感责无旁贷,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地位并融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之中去,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人都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征程,对于国家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心存敬佩,也深为感叹。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反过头细细去看,我们实现的这些目标基本没有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窠臼,大多还是靠拼资源、拼环境来实现增长,靠高消耗、低效率来获得财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现在在中国却很集中的出现,导致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此,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提出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特别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与此同时,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开始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要求到植树造林,从注重环境保护到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首次提出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到制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视,也郑重告诉世人,今后中国将告别单纯追求GDP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为治理大气污染作出贡献,可以挂红花、当英雄”……从以上习主席字字珠玑的讲话要求中,已经感受到中国政府坚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而且今后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必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大众共识,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的生态美丽环境。

  当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切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必将支持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新兴战略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仅要逐年加大环保投入,而且应采取严格的项目环评,实行必要的限制开发、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而在制度保障上,必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宣传,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感,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参与的个体。

  同时,我们应看到,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加强国内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力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是事关国家和平崛起和实现更大发展目标的宏图伟业。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应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中国也必然会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统一行动,并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以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并为全球发展环境的改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可以相信,在中国政府绿色发展理念的带动下,中国将逐步打造一个生态文明社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