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热议“冻卵”正是升格规章契机

2015年08月04日 06:48   来源:京华时报   王云帆

  “冻卵”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出现并正在冲击我们的法律与伦理,采取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鸵鸟战术”并非良策。

  随着林志玲、徐静蕾、叶璇等知名女星纷纷公开已接受“冻卵”手术,这一昔日颇显冷门的技术正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一些医学界人士认为,延缓生育时间“去未来生孩子”得不偿失,不值得提倡。央视新闻则在揭秘了“冻卵”全过程之后,援引卫生部规定称,“单身女性不能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相关手术。有的医院允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但在使用冷冻卵子时必须提供三证:即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

  专业人士不提倡,法律规定有限制,对普通人来说,“冻卵”仍然遥远而高冷。但正如徐静蕾对其选择的解释那样,“冻卵”是为了“保留成为母亲的可能”。徐称之为这就像找到了“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专家所称的“去未来生孩子”本非“冻卵”女星的初衷。专业意见云云,真的成了浮云。

  单身女明星选择在港台甚至远赴美国“冻卵”,卫生部规章在

  管辖权上也还够不着。“打抱不平”的韩寒一口气提出了好几个质问:“想要个孩子但就是不想跟男人结婚不可以吗?自己的卵子自己还不能用了吗?女性不能独立行使生育权利吗?……”不难看出,韩寒的剑锋所指,与其说是讨论“冻卵”的是与非,不如说是在触碰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当然也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等规章必须遵循的上位法。如内地的人工辅助生殖中心只被允许为做试管婴儿的妇女冷冻卵子,且申请人须身份证、结婚证、生育证明“三证”齐全。没有“准生证”的单身“冻卵”女星,若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手术,在法律上就是一个“未婚妈妈”。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并不在“冻卵”技术了。

  当然,卫生部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采取保守的严格限制态度,更深远的考量或许还在于这一技术

  可能对人类伦理带来的冲击。比如,“冻卵”在法律上究竟应归属于“人”,还是应归属于“物”?“冻卵”还没有受精,应该还不能算法律上的“人”,那么作为“物”的“冻卵”能不能像其他的物一样可以转让、赠予、继承?如果可以,“冻卵”的所有权人能否利用这一“物”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使之变成“人”?这又涉及到生育权的转移。当生育权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剥离后,母亲这一人类社会固有的定义也将被颠覆。

  “冻卵”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出现并正在冲击我们的法律与伦理,采取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鸵鸟战术”并非良策。现行的相关规章发布时间多在十几年前,且层级较低,普通约束力不强。“冻卵”问题被社会关注并引发热议,倒不失为升格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法律规范的好契机。对新技术和旧伦理的平衡,深入的立法博弈才能让它嵌入相对合理的轨道。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规范部门规章制定权限和主体    2016年06月08日
  • ·张裕新:建章立制应于法有据    2014年10月29日
  • ·银行柜员存错账户 规章亟待完善    2015年02月13日
  • ·落实责任不断提升立法质量    2015年08月05日
  • ·人人自查"差不多先生"症    2013年03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