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看病打针吃药,哭得“梨花带雨”,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但日前,重庆九龙坡一家医院的检验科医生在微信朋友圈上吐槽:一位婆婆因为孩子抽血一直哭,竟然这样安慰孩子:“医生阿姨坏,把我们弄哭了,打她!”(7月26日《重庆晚报》)
笔者曾在医院计划免疫科就职,也就是给孩子们打防疫针的地方,在这里“医生坏”的事件非常普遍,基本每天面对三四次是很正常的,正如我们常见到的“孩子摔倒反怨地”现象一样,这都是中国“怨人式”疼爱教育的表现。
“带孩子打针”是一件非常让家长头疼和心疼的事,家长的心情值得理解,但是做法却值得商榷。有人会说,只是说说哄孩子罢了,医生怎能如此较真?其实,此类做法对医生影响不大,而看似疼爱的“哄孩子”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首先,正如发微信的医生所言,“这样教育孩子,是要他从小恨医生?”“医生坏”的安慰会加重孩子对医生的恐惧感和憎恶心理,无益于孩子对医疗正面正确认知的建立,此次“哄好”了,下次的“打针路”会变得更难。而且,由于恐惧,或许会让孩子讳疾忌医,一旦发现不舒服则采取隐瞒措施,不敢告诉家长从而错过就医的最佳时机。
其次,“怨人式”的疼爱教育在中国非常普遍,此类教育模式不仅让孩子无法体会忍耐和坚强,更易让孩子养成遇事推卸责任,不会全面看待事物,从本质找原因,而仅从自身感受出发,一味怨人,不顾他人意愿,认识不到自身责任意识的性格。打针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让孩子学会全面看待事物,学会承担、忍耐和坚强是家长的一种责任,毕竟糖衣下也有炮弹,针尖下何尝不是温情?对带给自己健康的医生言打是否正是一种以怨报德?
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孩童普遍有“怨人”倾向,有所不满即乱发脾气,这正因其没有全面了解事物,思想不健全,那么家长更应引导孩童了解并有所承担。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家长们面对给孩子打针普遍有三种模式:苛责、欺骗、引导。其中前两种往往会伴随“怨人”,孩子对打针表现为抗拒情绪,并且不易随着成长消失。引导型妈妈不仅会直面告诉孩子要去打针,甚至会在注射完成后引导孩子向医护说谢谢,这让我们感动,而事实上,此类孩子也更易接受“打针”这一现实并勇敢面对。笔者认为,让孩子全面了解方能有所准备,有所接受,从而学会忍耐和坚强,勇于承担自身责任。对此,家长可以用医生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医疗的意义,正面讨论,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接受医疗行为。
“医生坏,打她”式的安慰不仅给孩子种下了一颗恐惧医生的种子,更种下了自私自利、怨天尤人、推卸责任的种子。因此,面对“打针”,孩子可以抗拒,家长却不能放任这种抗拒,而应合理引导,让孩子正确正面地认识医疗,从而完善性格的建立,从而让孩子更好配合医生。对于“怨人式”的疼爱教育,家长们应深入反思,“打她”背后疼的不只是她,“医生坏”背后伤的也不只是医,最受伤的其实是孩子本身。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