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放炮神器” 诚意胜于创意

2015年05月20日 08:09   来源:长沙晚报   庹新岗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者开业大吉,放个鞭炮热闹一下是人之常情,但鞭炮燃放之后的满地纸屑却往往令人心烦。不过,最近浏阳城管部门精心设计了一批“放炮神器”,在城区免费提供给商家、市民使用,大大减少了鞭炮纸屑飞扬的现象。(5月19日《长沙晚报》)

  实事求是地说,所谓“放炮神器”只是在油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装,确实技术含量不高,更谈不上很多创意。而且,在很多人看来,燃放鞭炮本身不仅带来污染,而且严重扰民,相对于推广“放炮神器”,市区“禁炮”才是根治顽疾的最优选择。

  事实上,关于燃放鞭炮是良俗还是陋习,是否应该“禁炮”的争论一直存在,在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前,对鞭炮很难说可以一“禁”了之。在笔者看来,“放炮神器”固然只能解决燃放鞭炮纸屑乱飞的弊端,但在没有更优方案之前,不宜对其做简单否定。

  城市管理从来不缺少创意。从“西瓜办”、“馒头办”到噪音执法、下跪执法,各种奇怪的“创意”层出不穷,但是否有效果,则不太好说。个别地方更是打着创意的幌子,尽出些权力肥私的馊主意。前些年,某地城管为了所谓“规范管理、统一管理”,将原本市场价格只要1000元左右的小推车,打上“城管指定”的烙印后摇身一变狂卖3300元,招来一片骂声。两相对比,浏阳的“放炮神器”供商家市民免费使用,虽创意不很突出,但诚意满满,给有需要的市民带来了便利。

  进而言之,“放炮神器”背后体现出了城市管理的新逻辑,对一些很难在短期内根治的“顽症”,或许除了常规的整治措施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迅速“治标”的服务,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管理的诚意,以便最终达成“治本”的共识。这种思维,比对问题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和不顾实际瞎折腾,高明多了。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