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情怀”的赞美不妨送给敬一丹

2015年04月28日 07:13   来源:红网   徐甫祥

  4月27日,是敬一丹的生日,也是她选择告别主播台的日子。在退休两天后她将登上北京卫视的荧屏,录制节目时,她透露自己退休后将与女儿一起参加支教,成为一名志愿者、职业公益人。(4月27日人民网)

  敬一丹是公众所敬重的央视主持人之一。之所以选“敬重”这个词,或许是缘于她的主持魅力,她的平易近人形象,其实更多的还是感动于她的人品、她的敬业。尤其是听闻她把退休后的规划界定为一名支教志愿者、一名职业公益人时,这种敬重的感觉更是溢于言表。

  也许是敬一丹的公众形象过于完美,笔者甚至找不到一句最为恰当的话来概括自己的感受。一位网友的话语无疑更能体现公众的一片不舍之情:“随着一丹大姐的退隐,感觉一个时代过去了。”再三品味这句话,不由使笔者联想到了前些日关于一封“最具情怀”辞职信的热议,其实,把“最具情怀”的赞美送给敬一丹,才是真正的名至实归。

  辞职女教师以其辞职方式的浪漫及执意“看世界”的潇洒,给处在职场疲惫了的人们一种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因而被冠以“最佳情怀”的赞誉,但这种“情怀”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个性特征,它带给人们的美感或许是短暂的。而敬一丹的情怀,则是源于对职业准则的坚守及对观众的热爱,它植根于骨髓,因而能历久弥新,源源不断放射出人性美的光芒。

  敬一丹的情怀首先体现在她对观众发自心底的爱。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她那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发式,不酷甚至很土,但她却年复一年的坚持这样远离时尚。原因很简单:她节目的观众中,平民百姓居多,甚至有一大半是农民。于是,她严格的、甚至近乎有些刻板的保持着大众化的穿着及发式。细节虽小,却也情深意长。

  敬一丹又是一个内心极柔性的女性,即使在主持需要尖锐访谈的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名牌栏目时,也尽显柔肠。正如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所说,“她的心很软,即使是批评性的报道,她也是商量性的口吻,而在采访需要提一些尖锐性问题时,敬大姐总是狠不下心来,这使得敬大姐在我们这个经常流露出‘尖酸刻薄’的团队中多少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敬一丹是以友善目光看世界的人,即使面对批评对象,纵然是层层解剖、步步紧逼,亦难掩她期待对方改过自新的那种善良。

  敬一丹的情怀,还体现在她的虚怀若谷。对同事,她不吝赞美之词:“喜欢和白岩松聊天,和他聊天火星四溢;和水均益在一起很自卑,因为他外语溜、视界宽、比我有自信。”她在称赞崔永元的风趣时,反说自己有点“事儿事儿的。”对自己,她却时时充满危机感,她说,“我一直都在努力跟上我的同事们。在他们面前,我只敢说‘我跟着’。如果有一天观众不接受我了,我会下岗。”在临近退休之际,她甚至还为曾经犹豫失去读博机会再三自责。

  敬一丹的情怀,更多的体现在她对母亲、贫困及教育问题的关注上。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01年开始实施的慈善项目“母亲水窖”的形象大使,她面对广西贫困地区一些孩子无学可上,因而对送上的玩具“面无表情”时说过的一番话让人动容:“穷到极至不是衣不遮体,而是没有表情。孩子是最不该没有表情的呀。我这才明白,我不仅要把看到的告诉给能看到电视的人,我的工作同样是为了那些看不到电视,甚至不知电视为何物的人。”在甘肃走访时,她鼓励一位贫困人家的孩子说:“只有把自己改变了,你才能改变整个家庭。”

  敬一丹的人品及情怀,是成就其事业的基石。刚满60岁的敬一丹,于1988年加入央视,迄今已在央视工作了27年之久,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名牌栏目主持人,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曾获得过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如今的敬一丹,退而不休,又将走上支教志愿者的道路,正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期待她多多珍重,在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这是笔者的心愿,更是公众的祝福。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