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直招农村娃”不是治本之策

2015年04月17日 07:29   来源:红网   童亦劲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了各自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清华、北大和北师大要求考生自荐报名,北航规定须由中学推荐。四校给出的录取优惠,从降30分到降至一本线录取不等。(4月16日《法制晚报》)

  比高考人数减少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的不断下滑。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却在逐渐陷入停顿。于是人们惊呼“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不幸的是,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而各大名校抛出的招生倾向农村娃的“自强计划”,对乡间学子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是,欣喜过后,有些问题却发人深思。

  首先,政策虽好,但是量太小。毕竟是高校微观层面的点对点招生,而非国家层面上宏观招生,量必然会小,能受到名校垂青的必然是优秀的农村娃。还有绝大多数的无法享受政策优待的农村学生,该如何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其次,违背教育自身规律的政策性招生,不定然都是好事。如果仅为了协调城里娃与农村娃的比例入学比例,把基础不一的学生抓到同样的学习环境里,且不说基础较差的学生能不能跟上进度,就说如果基础较差的学生招录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承受比例,这些为国家培养领军型人才的名牌大学们,如何为国家建设交出满意的答卷。

  不管名校直招农村娃怎样优化、如何改进,教育壁垒不打破,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不解决,招再多的农村娃也无济于事。

  增加高校农村娃的比例,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是凭借几所高校的“特招”就能解决的,归根究底还是要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使更多的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填平鸿沟。让教育的目光要更多地关注乡间田野、农家书桌,让农村学生重燃“读书改变命运”的信仰与热情。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