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同胞国外表现欠佳 国家形象离不开“监护人”

2015年04月15日 07:26   来源:新民晚报   刘海明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被称作“镜像社会”。所谓镜像,是说我们的社会生活,被媒体记录在案。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报道间接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人们出门前,喜欢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衣着妆扮是否得体,生怕给人留下不好的“镜像”。至于言行是否得体,有些人则未必注意了。如果在国内不注意言行,大家可能彼此习惯,或者成为社会习惯。走出国门,不注意言谈举止,可能就会被当作异类,这样形成的“跨国镜像”,难免给自己的国家抹黑。

  4月12日,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馆举行领保工作座谈会。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翟雷鸣表示,一些中国公民在境外不知道规避风险,违反当地法律,到处乱刻乱画、乱丢垃圾等,既给后来同胞带来负面影响,也挥霍了国家资源、影响了国家形象。

  个别同胞在国外的表现欠佳,让驻外使馆的工作人员成了临时“监护人”,不得不出面“领人”甚至“保人”。驻外使馆人员所做的这些事情,跟未成年人在外面惹祸,父母被喊去领人或保人,本质上没啥差别。不同的是,父母作为监护人,只负责到孩子年满18周岁,过了这个年龄,孩子再惹麻烦,自己的屁股就得自己擦了。驻外使馆保护本国同胞在所在国的安全和利益没错,只是还得分清是什么方面的事情。以前,我们总以为中国公民在国外受到欺负,好像全是老外的错。看了这个新闻突然发现,原来咱们的个别成年公民,到了异国他乡居然“不拘小节”,沿袭在国内习惯了的“无拘无束”行为。结果,咱们的驻外使馆成了临时监护人,被通知去领人。人虽然领(保)回来了,脸却丢在了外面。这个脸,不是当事人自己的脸,而是中国的脸!

  乱刻乱画、乱丢垃圾、不讲道德秩序、以敢于违法当能事,有没有这些劣习,是文明的分界岭。问题在于,我们有多少人在文明河流的对岸站着,却浑然不觉。等出了国门,才发现我行我素失灵了,自己变成了国家形象的累赘,不得不靠国家信誉担保,才能暂时摆脱困境。这个时候,当事人是幸运的。然而,当人们在国内工作学习生活时,言行是否就真的成年化了,文明程度是否达标了呢?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任监护人,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任监护人,工作单位是我们的第三任监护人,舆论监督是我们永远的监护人。前两任“监护人”负责一个人未成年或未独立时的监护,社会舆论监督则陪伴我们一生。现在,我们的家教监护溺爱有余监督不够,学校监护只看重成绩高低对道德修养关注不够,导致不少人三十而不立——这个“立”是道德修养方面的自立。这表明,我们缺少言行的“社会监护人”。

  反思损害国家形象,是否也该反思“监护人”缺位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