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娃娃抓起”别成了句口头禅

2015年03月11日 07:42   来源:红网   王瑶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作客中国青年网。谈及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时,凌孜表示,现在都在强调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但这需要先从父母、老师入手,有“上行”才会有“下效”。(3月9日中国青年网)

  前段时间,“依法治教”理念大热,有人呼吁“法治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最近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又呼吁“传统文化应从娃娃抓起”、“廉洁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要从娃娃抓起”、“足球发展要从娃娃抓起”、“正确的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编程要从娃娃抓起”。可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一句“标配”,正如“口头禅”一样随意被人提及。

  各方各面的事情,凡存在问题,根源大都在教育;而此方面教育的失败,根源又都在儿童教育身上。简单的线性逻辑思维下,什么问题都指向教育,什么问题也都指向儿童。因而,“从娃娃抓起”的论述就变得简单而又明了。从这方面而言,提及“从娃娃抓起”似乎并无过错,但教育领域“减负提质”口号也已喊了很久,如此之多的教育若都要从娃娃抓起的话,减负自然会成了句空话。

  将所有问题的发生都归结于教育,这种简单的归因本身就有问题。例如,食品安全教育,学生当然需要学校食品安全知识,但最主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保障食品安全质量。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来让民众规避食品安全的风险,显然是本末倒置。这些存在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均有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简单的将其归结为教育,归结到“从娃娃抓起”上,明显是在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从娃娃抓起”这样的论述,既是在增加学生的负担,也未能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只是把问题的解决赶进了一个死胡同。

  当然,“从娃娃抓起”这样的论述也有其合理性,至少这种表述明确了解决各种问题最有效的做法,那就是抓住教育的源头,从小就将各种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为社会整体风气的优化夯实基础。但在实行之前,首先需要理清楚减轻学生负担与落实各项教育之间的关系,寻找到一种折中的方式,既不因此增加学生负担,又能通过教育有效削减各类不良现象的出现。此外,从源头根治各种问题需要一个漫长的缓冲期,在此之前,社会各类问题的暴露,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措施还是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从娃娃抓起”可以是一种美好祝愿,提醒相关部门抓住教育契机,通过对儿童的教育来规避各类问题的发生。

  对儿童而言,其成长首先应当是快乐的。特别是在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汹涌的现实语境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冲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冀,都使得父母有意无意在克扣学生的童年,增加其负担。如今,倘如代表委员们所说那样,方方面面的教育都要从儿童抓起,这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却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小的灾难。教育不是万能,儿童也不是专门用来接受各种教育的。发现问题,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才是正道。简单的归因,“口头禅”式的论述,既是必要,也难实现。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