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搞“学区化”尤需提防表面文章

2015年03月07日 08:23   来源:羊城晚报   耀琪

  广州市教育局正式提出今年要在12个区探索开展学区建设。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番禺等5个区全区以及白云、花都、南沙、从化、增城等7区市的中心区域初步实行学区化办学。“学区化”如何实现教育均衡,有什么指标可衡量?“学区化”会不会产生“学区房”,会否推高房价?一系列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

  按照教育人士的观点,学区是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基础上的“亚单元结构”,即以空间地域范围为界限,地域内所有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组成新的教育单元。这些层次不同、地理位置集中的若干学校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共同发展。长远来看,可以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可见学区化是有深远意义的公平之举,也许能改变“强校一校独大,弱校难以翻身”的宿命。今后社会对传统名校的注意力将部分转移,连带的社会资源也会逐步向普通学校靠近,最终缩小强弱校之间的差距。

  就目前来说,广州也承认其义务教育呈不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生源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表面上看是学校间有实力差异,有的太强,有的太弱。它也可进一步理解为,所谓强校不过是合乎社会公众的期待,保持了发展质量,而弱校是连质量都保证不了,让人太担心。从广州的情况来看,后一种理解似乎更符合现实,因为广州所谓的强校也只是在本地相对领先,如果放在全国来看,其实也难言多强。追名校,不过是追求一种放心的质量保证,这也是所有纳税人的基本愿望,并非全是虚荣心作祟。

  这就意味着,不能用均衡化、学区化来掩盖我们教育资源蛋糕不大的真实状况,学区化不该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平衡之术。无论强校是否能像太阳那样对外辐射,其实力都不该被削弱。至于弱校的资源,更该由政府输血来加以提升,需要固本强基。老师和校长不是职业经理人,未必从强校流动过来就能全面提升业绩。从实践来看,目前的资源互补最容易做到的,往往是视频教学的公开化,学校场地的共享化,课题项目的参与性等方面,远远还不是优质教育的外溢和辐射。

  究其深层原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层契合正是人类教育的本质。老师水平的发挥和所在学校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确实难以随意置换和复制的。比如通过视频上课和面对面教诲相比,对学生心智与灵魂的触动,都是差天异地的。哪怕是体育课,跑去其他学校上,说到底还是被逼的“穷办法”。所谓的资源共享,如果没有符合人文规律的融合机制,同时又缺乏硬件保障,很容易就会成为表面文章。一些地方的大学城就是个典型,大学都连在一起了,条件也都很好了,依然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重复建设,10多年下来弱校还是没有强大起来。希望学区化建设也要警惕类似的传统弊病!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学区过道叫价百万”折射啥?    2016年06月23日
  • ·“学区化”政策当早日定型    2015年03月17日
  • ·学区化就近入学的正路莫走偏了    2015年03月14日
  • ·学区划分,腐败的渊薮?    2014年03月26日
  • ·“学区化办学”更需阳光    2014年01月3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