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创业?

2014年12月25日 07:13   来源:新民晚报   邵宁

  最近在创智天地采访时,看到一辆智能自行车。这辆外观有点酷的自行车不是纯粹的交通工具,而是给那些热爱骑行的人使用的,它能够记录骑行数据和心律、踏频等生理数据,还有社交和互动功能;它还能在骑行中发电,但发电不是用于动力,而是用于照明。这辆自行车的研发团队的领头人是一名海归小伙子。他说,在国外留学时看到有很多骑行爱好者,骑自行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他回国后就和朋友一起创业,想给这个传统的产业注入全新的理念。

  创业论坛、创业大赛、创业基金、扶持政策……如今,创业再度如火如荼,这场景,与多年前的景象有点相似,却又不同。

  刚当记者那会儿,也有一股创业的热潮。那时候还有一个名词,叫4050工程。那时正值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从国有企业下岗。由于社会上没有那么多岗位可以吸纳他们,所以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于是,从电视机厂下岗的,就开个家电维修店;从饭店下岗的,就卖盒饭;实在没有任何技能、只会买菜做饭的下岗女工,还能开个净菜社……

  这些创业,无疑都是生存型创业。与被动地投入商海的叔叔阿姨辈创业者相比,现在的创业者普遍年轻化,高学历,高技能,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还有很多毕业于国内、海外名校的硕士、博士,甚至不少人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他们的创业,堪称机遇型创业。

  要说生存型创业一定比机遇型创业低级,那倒未必,香港首富李嘉诚、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都是生存型创业的典型。但今天值得欣喜的是,这些机遇型创业者,不是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创业,他们中有的已是外企高管,却毅然放弃高薪,加盟创业团队。他们的创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他们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而希望过更有挑战性的生活,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尽管这种挑战可能会面临失败,但创业者依然赢得了另一种人生。

  刚刚结束的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传出信息,报考人数已经连续几年下降。两相对比,意味无穷。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