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创业不会变冷,资本也不会冬眠

2016年07月25日 08:00   来源:环球时报   毛大庆

  创业,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名词。2014年至今,尽管创业投资的热潮不减,但仍有一些唱衰创业的声音此起彼伏。

  创业的咖啡真的已经变冷了吗?聪明的资本也学会冬眠了吗?一大批风口上的创业者的亲身经历和数据背后的大趋势告诉我们,事实远非如此。

  去年冬天,受到股市影响,一级市场资本逐步锁紧,“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凉了”的声音让创业投资圈打了个冷战,然而这种声音迅速被湮没在持续进入的创投资本中。

  唱衰创业潮的声音主要针对的是创业企业较高的“死亡率”,笔者希望各方不要夸大企业的死亡,这就是自然淘汰的过程,创业大街上的企业更不可能因为“咖啡凉了”,就摒弃继续创业的念头。

  最近,这种唱衰创业的声音随着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的一组数据再次抬头。数据显示,2016年5月,中国VC/PE共募集25只基金,规模仅为33.89亿美元。VC市场披露的案例213起,投资规模仅为24.69亿美元。PE市场披露的案例为48起,投资金额仅为13.41亿美元,是近一年的最低水平。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确实存在一些投资失败或战略方向出现问题的创业项目,然而,并不能代表整个创业投资环境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

  CVsource的数据只能描述目前的VC/PE状态,但中国整体投资环境的大趋势却无法以这样一组冰冷的数字展现。中国的创业创新企业是否依然充满活力?它们集中在哪些热点领域、扎根于哪些城市?这些宏观数据下的细节,才是双创大潮依然不减的真实写照。

  36氪与相关研究单位共同编制发布的全国创新创业指数显示,2015年11月起,全国双创指数开始呈下降趋势,但在区域排名前三位的北京、上海、深圳的双创指数却稳中有升。这三个区域都是中国的超级城市,共同特点是优势资源集中,高端人才密集,资本热情高涨。这些特点决定了相关区域发达的创业生态和夺目的优秀项目层出不穷,并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所谓的“资本寒冬”,在超级城市根本不存在。

  此外,同在CVsource的这组数据中,另一个细节却被唱衰者选择性忽略:与2015年下半年相比,2016年上半年的VC市场表现一般,但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额却创下了近3年来创投市场的新高。在投资方向上,互联网、IT、电信及增值行业的项目依然受到资本追捧。

  这些大数据内涵下的细节,明确地释放出一个信号:聪明的资本没有寒冬,而是在集中涌进扎根优势地域的风口。

  风口项目从来不缺乏资本关注,在互联网+体育、社区化O2O、互联网+VR、可穿戴设备、云计算等领域,“跑哪儿” 、考拉先生、美房云客、轻客智能、动视云科技等一批优秀的企业获得资本追捧。通过这些拥有核心技术、走在市场前沿、站在风口上飞行的创新企业的创业投资经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厘清一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资本脉络。

  中央的政策将令创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也是经济模式的新常态之一。

  一些创业者对政策的解读存在偏差,加之对市场风向缺乏精准定位,导致创业失败。但是,创业始终是时代巨轮下不可逆转的潮流,它不是商业的衍生品,不是生意的遮羞布,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这个崭新的时代,新技术、新平台正在创造、改变、优化传统资源,所有人都将被赋予创业的权力与意识。从这个角度看,创业绝不会冷场,资本也绝不会被动地选择冬眠。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优客工场创始人 毛大庆)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