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与卤鸡肉之间的关系,居然被写成了一篇8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近日,陕西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孙灵霞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这得用多少只鸡才能成就一篇博士论文?”不少网友称:“不愧是陕西吃饭大学,一道卤鸡都能研究的这么专业”,而这篇论文也被赞为最美味的论文。(12月2日西部网)
提及女博士,就会想到一句流行语:“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女博士是个特殊的群体,当她们走进电视相亲节目时,人们会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们,甚至调侃她们属于“第三种性别”。可孙灵霞的“最美味论文”令人眼前一亮:女博士非但不是那么的骨感,反倒觉得连她们出手的东西都是那么的好玩、有趣,就像邻家大姐自己动手做的一盘好菜,吸引了普通网友的关注,也为被扭曲的女博士形象拨乱反正了一回。
女博士与论文,惯常带给人们的印象是枯燥,而前不久的一个新闻,则将枯燥又添了丑陋的味道。今年8月,《国际新闻界》刊登的《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指出,于艳茹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涉嫌严重抄袭。为此《国际新闻界》决定,5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将其论文抄袭情况公告于刊物官网,并通报其相关单位。北大闻讯后表示将重新核查,如认定抄袭,将依规定处理。的确,博士论文再难也不能抄袭与剽窃,对此需零容忍。不管“最美味论文”的学术水平到底咋样,只要是自己另辟蹊径熬出来的,就值得肯定。
诚然,博士生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确有压力。相对而言,女博士抗压能力要比男博士差一些。当下,不少博士论文大都选择走捷径,低端重复的研究太多。不少专家学者抱怨,有些学科的博士论文重复率非常之高,既没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没有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这也是中国科技界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而“最美味论文”的作者研究方向是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她就选择了研究传统的酱卤肉制品。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研究理念很接地气,因为酱卤肉制品是老百姓喜爱的食品。而且还确实有应有价值。食品安全是热点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传统酱卤肉制品如果能使添加物安全与色香味俱全两者相统一,并投入规模化生产,善莫大焉。
当然,“最美味论文”到底行不行,大伙说了不算,还得听专家的。不过,孙灵霞的选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且将学术触点延伸到寻常百姓生活中来的全新女博士形象,既有助人们改变对知识女性的偏见,又能为其他博士生的研究课题点亮一盏走出象牙塔的明灯,要为她点个赞!
编辑点评:
论文虽然有趣、视角独特,但少了些大气和情怀。国家和家庭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这论文既没有家国情怀也没有改造国家的合理设想,令人惋惜。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