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过辉煌的足球战绩,有着深厚的足球文化,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校园足球也有声有色。不过,要将“工作计划”愿景化为现实,还有诸多棘手问题需要解决。
《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2014—2016年)》日前发布,明确广州市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支持足球事业发展,构建校园足球管理机制,促进足球在学校的普及推广。
想象一下未来:我们的孩子下午放学后,不是做作业、玩电脑、打游戏,而是跟着国内外的教练踢足球,在绿茵场上欢快地奔跑;周末,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将穿上战靴、战袍,代表学校打主客场联赛,家长、同学组成啦啦队,企业给赞助,电视报纸报道中小学联赛盛况……这将是一幅多么令人欣喜的画卷。
应时而生,顺势而为。教育部日前提出将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作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之一、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之一,广州市适时出台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可谓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工作计划”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再次彰显广州人的创新与务实精神。
“德、智、体”协调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宏愿,并被写入行动纲领中,然而执行结果出偏差:德育上所养成的价值观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智育上形成应试教育习惯,创新思维拓展得不够;体育上更是被无处不在的应试教育挤压得支离破碎。恶果之一,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体现在中国足球上,足球人才断档,与泱泱大国形象不符。校园足球,给孩子健康与快乐,提升孩子身体素质,为枯燥的应试教育纠偏;给孩子品质与精神,培养抗挫折能力与团队精神。由面带点,产生的效益是:足球从校园抓起,提高参与足球运动人口基数,有“量”的增长才可能有“质”的提升。
广州,历来是足球重镇,南派足球代表地,有过辉煌的足球战绩,有着深厚的足球文化,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校园足球也有声有色,拥有一大批像后乐园小学这样的校园足球学校。这些是广州校园足球立足之基石,也是向未来冲刺的引擎。不过,要将“工作计划”——建立500所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构建5000支校园足球队伍,参与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达5万人——描绘的愿景化为现实,还有诸多棘手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观念,从校长、老师到学生、家长,能否认可足球;二是硬件,学校足球场地是否足够;三是师资,学校是否有足够的专业足球教练;四是经费,校园足球需要投入,钱从何来;五是协调,教育与体育部门职能划分与协调;六是机制,中小学各赛区联赛如何打;七是教育,如何解决校园足球与应试教育的冲突等等。当校园足球大面积铺开,每个问题都将凸现,需要有一套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规则作保障。
比如,至关重要的师资问题,除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让优秀的退役足球运动员、教练员走进校园,指导中小学生踢球之外,还要加紧对足球教练的培训工作,通过体校定点培养,或者委托俱乐部培训的方式,尽快培养更多的教练人才。再如经费问题,除了政府投入,还可以通过各种办法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譬如企业赞助,多条腿走路,多元化解决。
“人民足球”人民办,为了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