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孙尤芳:基层干部扶贫当学“马向阳”

2014年10月27日 07:4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期各大主流媒体集中关注扶贫话题,不时出现给贫困户送去油米面和慰问金等情景,让贫困户解了燃眉之急。可还应仔细想想:贫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长效扶贫助贫的方法及出路又在何方?看完热播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后,笔者恍然大悟:扶贫干部们当学“马向阳”。

  扶贫学“马向阳”,就是要让村民得实惠,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政绩。剧中的马向阳这一角色不计个人得失,在“第一书记”基层挂职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扎根广阔的农村舞台丰富工作经验,通过引导村民修路、种大棚蔬菜等方式,最终给农民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贫困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给予村民更多柳暗花明的惊喜和实惠。

  扶贫学“马向阳”,要找准农村发展方向,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剧中的大槐树村符合贫困村的现状:40岁以下青壮年农民稀缺,传统种植业勉强经营,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绿色种植、新型合作组织等新鲜事不断涌现,但也因体制机制不顺而出现一些中途搁浅或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比如,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在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妨碍着广大村民的集体利益,马向阳对此作出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看来,基层干部仅有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显然还不够,还要时时刻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如此才能带领他们共同致富脱贫。

  扶贫学“马向阳”,就要有条不紊地让理想照进现实。马向阳一到大槐树村,就在宿舍的黑板上写下了“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的豪言壮语,并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要想富先修路”,历经曲折坎坷;“支前煎饼”做成产业,创收的同时解决了大部分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就业难问题;蔬菜大棚重用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从扶贫到脱贫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决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有着光明的前景。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正考验着广大基层干部们的智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尤芳)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精准入戏,打响扶贫协作攻坚战    2016年07月22日
  • ·走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这盘棋    2016年07月22日
  • ·保险扶贫要破三道难关    2016年07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