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一出中国式商机的黑色幽默

2014年10月09日 07:40   来源:红网   梁云风

  在中国生产、运往美国、黄牛排队回收、高价卖回国内,自9月10日上市后,部分iPhone6沿着该链条往返于中美。为了一部手机,富士康工人、黄牛党、果粉等每个群体似乎都很累。这演绎出独特的中国式“黑色幽默”,也造就了中国特色的“商机”。(10月8日《新京报》)

  自9月19日iPhone6上市以来,关于华人在外彻夜排队抢购以及引发冲突的新闻不绝于耳,而国内水货卖出近2万元的“土豪价”更是让不少果粉愤怒。一边是急于获得iPhone6的中国用户,一边是国内无法从正规渠道购买iPhone6,两者间矛盾再次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有中国特色的“商机”。一部组装于中国的手机一再将中国排除于首发名单,且要承受远高于国外的价格,不得不让人深思。

  事实上,每年的9月苹果公司新品上市即意味着新一轮的中国黄牛“盛宴”,7年来iPhone在中国积累的大量粉丝,也一次次地期望9月这场科技界的“春晚”能把中国纳入其“直播”的范围。残酷的现实是,“直播”的信号一直被掐断。

  正规的渠道被堵,走私就顺理成章了。有外国的研究员曾预计,中国政府批准iPhone6在内地销售前,将有500万部iPhone6以走私的方式进入中国。似乎那些走私的水客和黄牛成了工信部政策的唯一受益者。9月中旬,水货iPhone6在中关村的报价,根据配置不同,从1.3万元至2万元不等,是其正常价格的近4倍。如此暴利,也就应了马克思那条著名的论断:“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绞死的危险。”马克思说的是“资本”,但对照国外华人抢购的场景,也就能明白个中三味了。

  政策的壁垒和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使中国的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时间的滞后是一方面,价格的“歧视”则更难以接受。与美国最低(16GB版本、两年合约机)为199美元(约1221元人民币)相比,相同容量港版5588港元(约4424元人民币),国行版则需5288元。这个现象的奇特之处在于,从河南、江苏富士康工厂运出的iPhone6到美国溜达一圈后,重返中国就身价倍涨了。其中的运费、关税、增值税等,都要消费者掏,价格不高才怪!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9月30日,工信部给果粉们送上了一份国庆“大礼”,iPhone6终于获得了入网许可证,苹果随后宣布10月17日iPhone6在国内上市。这迟到的一个月,是不是黄牛们大量走私的原因呢?明年9月苹果的“春晚”,工信部是不是又要掐一掐“直播”的信号呢?

  一个成熟的市场绝不会让商人赚不了钱,iPhone6的中国式“商机”是市场经济中正常的商人逐利行为。事实上,苹果手机的走私目前已经陷入到了一种道德和法律的悖论之中,从法律上,我们当然要决绝走私,然而国内禁售我们又不得不依赖走私。有美国媒体如此评论这种“商机”:是“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装配iPhone送到美国,再由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排队买下送回中国,最后以这两群中国人都出不起的价钱卖给另一群中国人”。是我们的政策太高傲市场太脆弱,是他们的幽默抑或讽刺?我们冷暖自知。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