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升。(3月12日新华社)
多项指数上升,说明了什么?从分项指数来看,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等继续上升,意味着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中小企业资金状况好转,“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对整体经济环境的信心不断增强;分行业指数全面上升,各行业发展朝气蓬勃,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分区域而言,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齐头并进,共同绘就一幅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的发展画卷。跃升的数据,彰显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中小企业总体形势向好、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离不开政策“阳光雨露”的滋养。从促进创新、权益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对成熟的政策支持体系,到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发力,助力企业节省资金更新设备、拓展业务,再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一系列措施为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加之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很多地方召开“新春第一会”,中小企业信心预期和市场需求明显提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底气越来越足,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有活力,中国经济才会持续向好。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更当放眼未来,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