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政府减副“瘦身”的罪魁祸首何在?

2014年09月28日 15:23   来源:中国江苏网   姚易林

  山东在一日之间免掉了4名省政府副秘书长。前日,山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23条人事任免信息,其中就包括于毅、马越男、张忠明、冯瑞四名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的免职信息。据了解,山东并不是首个大幅削减副秘书长的地区。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吉林、安徽、浙江等省份都曾大力度裁撤各级政府的副秘书长。(9月28日新京报网)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官员副职“多如牛毛”早已不是什么“亘古奇闻”了,群众对此更是“司空见惯”,媒体多次呼吁精简领导职数,中央也数次提出改革,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据新京报记者调查,抽取我国250个地级市共有1750个副市长(不含挂职副市长),平均每个地级市配置有7名副市长。如此豪华的地方政府副职配置,真可谓“阵容齐整”,令人“瞠目结舌”。

  2009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书长配备问题的通知》,全面开展“减副”活动,但自从活动开始后,副职超编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何“减副”活动推进如此之艰难,成果如此之微小,后续如此之无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官本位”思想造成的官位扩张。表面上看副职的设置是为了公共利益,但实际上每一个副职都难以脱离部门利益,尤其是部门领导利益的纠葛。如果削去副职职位,意味着斩断了许多人的“锦绣前程”,可谓“费力不讨好”,所以政府部门不仅不愿削减,还会想办法为下级谋取更多职位。再加上目前对领导职数监督不到位,具体的、可操作的监督法规以及配套监督手段匮乏,最终纵容了副职的膨胀。

  要改变这种现状,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借着群众路线开展之际,乘着部门整改之风,以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契机,开展清理排查,使机构精简落实到位。在作风上想办法、出重拳纠正“官本位”,强调入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要一味贪图传统腐化的“加官进爵”思想,树立正确的从政为公理念;在制度上敢于清除传统桎梏,打破区域利益格局,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不讲人情、不留情面、不看眼色,督导部门职位精简落实情况。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级政府部门更应清醒的认识到,职位精简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攻坚战,要拿出“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的毅力,才能打赢这场整改战役。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