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8点,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推出“复旦校训”节目。此乃央视推出的“校训是什么”系列报道之一。我错过首播时间,随后在央视网补看的这段新闻视频,觉得拍得不错,即便用我们传媒人挑剔的眼光审视,其主题、内容、结构、细节乃至画面效果,皆堪称精致。当天晚上,我看“新闻联播”,“偶遇”“复旦校训”,有惊艳之感。与时长10分钟“朝闻天下”版相比,“新闻联播”里的“复旦校训”瘦身了一半,但其结构仍然完整,凝缩了“朝闻天下”版的精华。
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15年时任复旦校长李登辉从《论语》中寻得这一金句,从此与复旦结缘,绵延百年,成了复旦精神的经典概括。据说,复旦校训也可以倒着读的,可作这样念:思近而问切,志笃而学博。照样顺口,经典古雅,原旨不改。由此可见先贤的智慧、汉语的魅力何等了得,同时也得叹服李登辉校长的眼光和襟怀。
大学校训是激励、引领一个大学的精神坐标,是凝聚一个知识共同体集体意志的文化旗帜。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者交感于耳目;无形者神交于内心。复旦校训,并没有写满复旦的每一面墙。它含蓄内敛,不事张扬,镌刻在一尊低矮的大理石上,静卧在复旦校园绿荫深处。进入复旦校园,你稍不留神,即会忽略它的存在。但它早已超越了物化的形式,它沉潜于大学文化中,渗透在大学的日常细节中,充盈于大学的空气中。
央视推出大学校训系列节目,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智力引擎。如今,很多大学办得热热闹闹,但是千校一面的繁荣,同质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大学为了学术和教育GDP,扎堆陷入功利主义的囚徒困境,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大学个性在大干快上中大多泯灭,大学文化日益粗鄙化。将国家发展与文化复兴的命运托付给这样的大学,可能是没有指望的。这次央视推出校训系列报道,我们不能以庸俗之心,将其简单理解为招生广告和品牌推广,其实,是有深意在其中的。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走得太远、太快,进而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今天,让我们重新关注大学校训,可以提醒我们的大学不要走得过于匆促,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甚至迷失前行的方向。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面对大学校训,回望走过的足迹,反思大学的文化使命,找准办学的方位感。诚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所言,大学要有长远眼光,常怀天下之忧,为二十年后的中国准备好人才。
校训之外,复旦校歌也堪称经典,其思想、辞章、韵律,堪称完美:“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 向前! 向前! 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每当歌声响起,我心澎湃如昨。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