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天上掉啤酒,荒诞依旧

2014年06月16日 09:14   来源:荆楚网   蔡瑜盛

  父亲节前夕,微信推出了父亲节人头彩蛋。在微信上打出父亲节快乐几个字,整个屏幕就开始飘落人头,惹得大批网友直喊“瘆人”。为此,微信开发团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改进,将原先飘落的人头改成了啤酒。(6月15日《法制晚报》)

  如今,人们对微信的依赖已越来越深。截至2013年底,微信用户数量已达到6亿,更有相关人士预言,在2014年其用户数量将突破10亿。面对庞大的微信用户群,“父亲节快乐”更像一次廉价的消费,其亲情意味淡薄。无论输入“父亲节快乐”的对话框中飘落的是人头还是啤酒,都是对父爱高度抽象化了的表现。

  微信作为一个网络社交平台,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起到了人际间桥梁的作用,尤其在人们独处的时间里,微信更能让人体会到亲朋好友近在咫尺的亲近感。然而,通过网络社交营造出来的亲近感有几分是真实的?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说,“当个体融入群体之后,会产生一段莫名的兴奋期。”网络社交工具充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概念,它将分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人连接起来,让原本形单影只的人因为归属感而感到欣喜。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成为低头一族,他们用微信交友聊天,用朋友圈晒动态,在地铁上浏览他人的网络图片与日志,甚至在聚会席间,也不忘埋头于网络社交工具为其营造的虚拟空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流布于各个网站与社交平台上的消息之广、之杂令人目不暇接,浏览社交网络的行为好像一台流水作业的机器,短时间内难以“停工”。然而,越难罢手,也就陷得越深,人们开始依赖网络社交工具做更多的事,譬如,传递对父母的关爱和对友朋的想念。尽管表情达意的初衷是好的,但依赖于网络社交的“送情意”,导致的结果却是情感被高度抽象化了,这与微信飘落人头或啤酒就完成了对父爱的诠释,是一个道理。

  另外,社交网络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也将人际间的情感牵扯得越来越淡。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上传布着数量可观的信息,其中不乏看似具备思想性和良善品质的美好文字,但细思之,若不是缺少上下文语境的“半吊子文”,就是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遑论逻辑严密、观点有力的表达了。

  可悲的是,当人们陷入了网络社交的群体之中,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都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袭,再面对论据不足甚至可笑的表达时,也难具备最初的批判力了,这就好像一个难以走出的怪圈,这其中的人们不断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同时,也在丧失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的能力。

  现今,网络社交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到了攻城略地的地步。不可否认,互联网社交有其无可替代的便捷性,但若放纵自己,一味沉溺于社交工具所营造的虚拟空间里,其可能的结果就是让更多的父亲接收到天上掉爹或啤酒的荒诞祝福。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