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吉尼斯纪录新添一个“饭桶”?

2015年10月26日 09: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知风

  1759年,一位叫吉尼斯的爱尔兰人在都柏林开办了一家啤酒作坊,生产的啤酒名为吉尼斯啤酒。据说,当时人们在吉尼斯公司饮酒时,常常一边喝酒,一边争论世界上什么最大、最小、最重、最轻等问题。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可见,吉尼斯纪录不一定是最聪明,或许是最愚笨的;不代表最先进,也可以是最落后的事物,只要符合“最”的独一无二且没有对人类的危害,就可以进入或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当然,到了今天,不可能全靠发现最大、最小、最重、最轻等东西来突破或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更多的是通过人类创造这种奇迹。由于在吉尼斯纪录的“世界之最”要求中,没有规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所以,哪怕是最笨、最傻东西,只要是独一无二的,就能申请吉尼斯纪录。

  10月23日,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日11时30分,新纪录结果宣布后,这份世界最大份炒饭被工人任意踩在脚下,大量成品被装进垃圾车运走。此举随即引发网友吐槽,指责主办方“浪费粮食”、“作秀”、“处理不当”。(10月24日澎湃新闻网)

  继亮相北京的长30米、宽6米的“世界第一蛋糕”,深圳13000人同时吃“大盆菜”,沈阳重达4吨的大元宵,仅在食品上,又有了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靠“人海战术”与“钱海战术”打破世界纪录究竟有什么意义?虽然这种大手笔没有违反吉尼斯纪录的规则,但你在做,全世界在看,这种几乎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求多、求大、求奇、求怪,除了一股傻气,哪里能看出一点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反,由此造成的浪费,只能让人对此唏嘘不已。

  人们大致也看出来了,各地热衷于创造“最大”,其实是在迎合某些企业“抓眼球”的炒作心理,以及个别地方官员扭曲的“政绩观”。或许,作为虚荣心还情有可原,但这样做的结果,能不能给相关企业和地方官员脸上贴金?虽说吉尼斯世界纪录对此没有规定,但这样做肯定是没文化的表现。假如某单位要求员工说出自己的特长,以此评估员工的素质高低,不少员工晒出了名校毕业证书,而有员工炫耀自己曾经一顿吃了一大桶米饭,那就只能被人称作“饭桶”了。

  其实,“饭桶”这个词,除了指人食量很大,还用来形容一个人除了吃饭之外什么也做不了,比喻无能至极。由此看来,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称之为“饭桶”是既形似也神似的。这不仅是因为这份炒饭之大,而且说明了在当前提倡科学创新的形势下,当地对一项“世界之最”的攀登,也就剩做饭的本事了。而做饭当然是为了吃饭,在吃饭能力上以量走在世界前例,除了说明咱不缺粮食,还能说明什么?而对于某些地方官员来说,出类拔萃的“吃功”,还需要加以证明么?

  吉尼斯世界纪录当然不嫌多添一个“饭桶”,这本来起源于人家酒后争论世界上什么最大、最小、最重、最轻等问题。而从扬州“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后,当日就被工人任意踩在脚下,大量成品被装进垃圾车来看,也是够得上最浪费、最作孽的。这说明原本旨在鼓励人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最近几年在中国却似乎有点变味。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