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温津贴调标只算半个好消息

2014年06月03日 15:24   来源:荆楚网   余明辉

  高温季,劳动者的高温权利自然受到关注。昨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北京市高温津贴从2010年以来从未调整。对此,北京各相关部门进行了紧急会商,今年有关防暑降温的政策正在最后的会签之中,有关防暑降温政策在端午过后即将出台。据透露,今年高温津贴的标准有望进行调整。(5月31日 《北京青年报》)

  毫无疑问,高温津贴即将调整(高)标准的信息,不管是对关注的媒体和公众来说,还是北京市的广大劳动者来说,都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毕竟,社会的关注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和响应,广大劳动者高温条件下劳动权利也即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提升。

  但问题是,高温津贴调高发放标准,与高温下劳动者能够得到真金白银的津贴,并非必然的完全对等关系。而就现实来讲,政府制定高温津贴标准,到有关用人单位切实执行这些规定,再到劳动者真正拿到高温津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众所周知,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各地,关于劳动者高温条件下发放高温津贴标准的规定,不管是按月发放还是按日计算等,应当说都是相对比较明确的,但一个让人十分纠结的现实,却是这一规定落实的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很不如人意。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要么根本就不执行这一标准,要么打折扣、象征性的执行这一标准,能够有效落实和享受高温津贴的,还只是少数单位和有限人员。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有关用人单位本来就经费紧张,对严格落实高温津贴带来的额外经济负担,存在实际上的执行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在劳动者在与用工者权势实际上严重不对等的当下,即便明知不发或少发高温津贴的权益被侵犯,许多劳动者也不敢向单位(强力)讨要。甚至,有的劳动者根本就不(很)了解这一强制政策,维权也就自然不力或无从谈起;再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有关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不强,依法用工理念薄弱;相关执法单位监督不力等。

  而深入探究高温津贴不被有效落实的这些原因,根本上来看,却是由于有关高温津贴政策规定的不严厉不严密等实际操作性差所致。比如虽然国家《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了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北京市《关于做好2013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相关补贴月份和具体补贴标准,但具体如何监督执行、用人单位不落时如何处罚、监管部门监督落实不力如何问责,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条款,甚至几乎没有触及。这样,缺乏严厉的违法处罚措施和监督不力问责的明确制度,被虚落实甚至不落实,便是可想而知的。

  反过来讲,此次北京市相关方面积极响应社会呼声,为劳动者制定调高高温津贴标准,固然值得高兴和肯定。但要劳动者实实在在、不折不扣享受到政府的这一惠民举措,还需要在调高标准的同时,制定严格的落实细则。比如针对用工单位,要制定严厉的法则,使其付出的违法代价远大于由于不执行高温津贴政策和标准而得到的好处;还有,针对用工单位违规或不执行高温津贴政策而监督不力的问题,也要制定严厉问责机制,让监管者不敢偷懒,不敢随意怠于监管。

  同时,还要针对社会和劳动者加强高温津贴等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益,增强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用工单位,也要适当考虑和解决它们由于高温津贴发放或提标而增加的费用出处和去处,而非简单的一提高标准了之。

  因此,北京市此次的高温津贴调标,目前看只能说是半个好消息。接下来,还有很多和更艰巨的工作要做。如果相关工作做的或解决的不好、不细、不科学,对一些劳动者来说,调高后的高温津贴政策就仍可能一如既往的是一项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但就是照不进现实的纸上权利,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而这,对全国各级各地来说,都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缺失的高温津贴何时到位    2016年06月23日
  • ·高温津贴难落地问题如何破解?    2016年06月20日
  • ·高温津贴发放别苦乐不均    2016年06月1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