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二年级硕士蔡洁挺,在寝室“用自缢的方式”“选择了离开”。据遗书显示,自杀原因是“找不到工作,由于毕业论文未能按时完成而延期毕业”。(5月4日《新京报》)
在青年的节日里谈论一个有“学术帝”之称的硕士研究生的自缢,的确不无话题沉重和教育悲剧的色彩。在笔者看来,无论蔡洁挺选择自杀的理由是基于“自知延期答辩将是此生永难弥补的缺憾”,还是缘自于“求职方面亦不如意”,其自暴自弃、走入极端的行为,都是缺乏耐挫能力和对生命敬畏的表现,这也正是一些当代大学生亟待补足的教育短板。
诚然,“传道授业解惑”是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宗旨,也是人们求知求学的原始动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成毕业论文”也许是获得学术认可和拿到教育文凭不可或缺的教育程序,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更是彰显自身能力和实现成才理想的基础和前提。但拥有生命则是包括求学、就业及幸福追求等在内的人生基础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命,何来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把对生命意义的“传道解惑”放在首位,即将步入社会的天之骄子更需首先写好如何敬重生命的毕业“论文”。
生命乃父母所赐,也是人类社会所有活动赖以生存的主体与归宿。随意结束生命,不仅是愧对父母的最大不孝,更是对自己和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正如人们谈论“没有人,‘发展’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题一样,大学教育也应当强化对生命敬畏的教育引导。人生不可能不遭遇风雨坎坷,但生命只有一次,任何困难挫折都不能成为放弃生命的借口。
浮躁和抑郁,是当下社会呈现最多的两种极端病态现象,某些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动辄使性子、发脾气,大打出手甚至酿成生命悲剧,而有些人则是为了一些暂时困难而心情郁闷、情绪低落,甚至自寻短见。蔡洁挺的自缢就是其耐不住挫折、不善于排解,以至让郁闷的情绪走向死胡同。透过蔡洁挺室友小庄对“小蔡话不是很多,也不太愿意完全讲出自己的心结,总是点到即止”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向甚至有些孤僻的性格特点,这或许正是导致悲剧产生的直接诱因。
不过,无论是动辄使性的“把不住”,还是难以自拔的“想不开”,其根源都在对生命敬畏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拿健康与生命当回事的事例并不鲜见。由此看来,强化生命教育、拯救理性回归,无论是对于在校教育、还是引导为人处世,都有极为重要、势在必行的现实意义。而强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不断提升年轻人的抗压耐挫能力,应该成为高校实现教书育人、完善学生品格、避免自缢悲剧的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