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式的苍蝇标准何时休

2014年03月19日 10:08   来源:东方网   董平

  最近这几年,苍蝇接连成为卫生评价领域的主角,为了保证公共厕所的卫生水平,北京规定每间公厕的苍蝇数量不得超过两只,南昌规定不超过三只,南京要求不超过五只,三亚则要求无苍蝇。

  近日,株洲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又印发《株洲市城区环境卫生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明文提出每座垃圾中转站苍蝇必须少于3只。(3月18日《长沙晚报》)

  若只是就事论事,这条新闻也只是“东施效颦”的产物,然而从深层次地讲,苍蝇标准,说到底,不过是量化思维的一个终端产品。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习惯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来管理一切,毋庸置疑,量化考核作为一种评估手段,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管理的数字化、精确化。有利于形成竞争局面激发向上的热情,有利于改进职业行为和专业技能,其考核目标明确、项目清楚,直观性、客观性、可比性强的特点受到更多管理者的青睐。

  由此苍蝇呼朋引伴,经常出现在各色与创卫相关的文件中,成了一条“硬杠杠”。用苍蝇数量来衡量创卫成果,也算是一种创举。

  苍蝇成卫生衡量主角也折射出萧规曹随的制度惰性,在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后更多的是无过便是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苍蝇就这样在文山会海中度过了几多春夏秋冬,只要这样的考核标准不出现大的纰漏,笔者相信苍蝇还是会“留任”的。

  最后,笔者想要指出的是,量化考核是有其优点,但用多了就会陷入数据主义泥潭,就此,笔者以为相关部门的考核标准应该更多加入人性化气息。与数苍蝇式的抽象考核相比,公众更为关心的是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了没有。公众的要求其实不高,只要长期的城市死角能够无异味、无蚊蝇、有卫生设施、干净整洁,就可以称得上是善莫大焉了。而如“苍蝇蚊子”这类标准制订的初衷很多,实际却难以操作。还是让苍蝇们早日走出文山会海,早日“重获自由”吧。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