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官员说真话更容易使人稳定”是回归常识

2014年03月12日 07:22   来源:羊城晚报   王石川

  “很多官员出来都是讲好话,我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要稳定,但说真话更容易使人稳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的小组讨论中说,“不讲真话”是建立政府公信力最大的障碍。

  “说真话更容易使人稳定”,道出了最简单不过的常识。真话也许刺耳,或者初始让人不适,但隐瞒不说,后果更严重,纸包不住火,当真相浮出水面之后,除了折损自身公信力,更容易耽误应对良机,从而导致不稳定。官员出来讲好话,无非想营造一个歌舞升平的假象,这就掩盖了问题,只唱赞歌,或只说好话,都后患无穷。

  林肯有句名言,“让人民知道的真相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全。”别低估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别故意替民做主,民众有权利知道真相。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李克强总理说过,“要及时主动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信息,向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说真话、交实底,本是政府的职责,岂能遮遮掩掩或者吞吞吐吐?

  应该看到,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但公开的效率和质量有时尚未尽如人意。比如,大量应主动公开的信息要么不公开、要么不能全面公开、要么不能及时公开、要么公开了难以查找;公民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常常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更可怕的是,一些官员思维僵化,能不公开就不公开,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特别是遇到重大突发和社会热点事件,政府部门不仅要发声,还要快发声;不仅要公开信息,还要详细公开。对于有异议的公民,用事实说服,远胜于用严词胁令;用诚意感动,远胜于沉默寡言。更何况,舆论场的复杂性,决定了权威表达一旦缺席,小道消息必然窃喜,正所谓“真话不说,谣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说真话,事半功倍;犹豫不决,吞吞吐吐,错过了最佳时间,即便再努力弥补,也往往事倍功半。

  一个坦荡的政府,没有什么可向公众隐瞒的;一个自信的政府,也没必要遮蔽信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政务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问责,着力提高实效,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但愿“说真话更容易使人稳定”能成为制度安排,成为被践行的常识,而不再是新闻,也无需民众呼吁。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做讲真话的法律人    2015年03月25日
  • ·组织部听不到真话该生谁的气?    2014年12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