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在北京怀柔建立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初步预算5亿元。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欲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项目并已得到批准。该项目筹备负责人表示,的确有建设此项目的意图,但其作为一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3月2日《新京报》)
雾霾危害之烈,大多数人都有亲身体验,无须赘述。加紧对雾霾的成因以及治理进行研究,彻底改变“十面霾伏”的环境现状,也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刻不容缓。建立“雾霾实验室”是研究大气污染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个可以有。但是否一定要建成“世界最大”呢?我认为值得商榷。
“雾霾实验室”应该建多大,一要符合科学,二要看实际需要。就连该项目的筹备负责人也承认“雾霾实验室”并非越大越好,“大也有大的不方便”。在立项的时候,对此做过怎样的科学评估?建那么大真的有必要吗?实际上,实验室是否“世界最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效果如何。况且,我国已有一些“烟雾箱”用于科学研究,比较大的有环科院和中科院的两个“烟雾箱”。现有的“烟雾箱”充分利用了吗?如果已经够用了,就无须进行重复建设。
现在,有人非常热衷于搞“世界最大”,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展示自己的魄力和水平。由此带来了多少浪费,具体数字难以统计,但想必十分惊人。“雾霾实验室”初步预算5亿元,如果具体建设起来,很可能还不止这个数。预算是否有水分,还能不能进一步压缩?哪怕是打着治霾的旗号,也不能不计成本随意烧钱。
“雾霾实验室”或许可以有,“世界最大”实无必要。“雾霾实验室”建不建、建多大,决策者不能自己“拍脑袋”说了算。一方面要多征求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也要给纳税人更多的知情权,对整个预算和建设过程予以有效的监督和审计,以免出现“发雾霾财”的不正常现象。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