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五条”一周年 中国楼市调控在囧途

2014年02月21日 10:30   来源:中国网   王振峰

  一年前的2月20日,新“国五条”楼市政策出台;这项政策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等多项内容。然一年过去了,多数城市房价仍上涨,年度调控目标落空,政府问责无下文。(2月20日中新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线城市空置率高,部分楼市“有价无市”,杭州楼市打响降价第一枪,热销楼盘降近4000元/㎡。对于今年楼市,是持看多还是看空,地产商的看法也出现分化.地产大佬万科王石认为,今年的楼市“非常不妙”,而有的业内人士仍然坚称眼下依旧是投资买房最佳时机。新“国五条”政策执行一年无法达到预期,高房价依旧成为公众多年来最为抱怨的问题。中国地产市场历经了十年“大多头”,有关的房地产调控也伴之一连串频频祭出,为何房价一直是撼动不了而不降反增呢?

  2014年的全国“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在开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今年“两会”的经济政策重心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向哪方面倾斜?过去房价越调越涨,房地产调控似乎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的楼市政策走向如何,这显然是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不可否认,过去十年针对房价的楼市调控并不奏效,调控政策本身恐怕有问题。著名“地产大嘴”任志强曾指出,历史上的楼市调控没有一次是正确的。他还认为,若调控政策不变,2014房价或继续暴涨。我们不管任志强的话是不是在理,但一个事实摆在公众面前,房地产调控“调房价”可房价却超出人们的预期而照涨不误,调控方向和路径肯定是不对路、有问题的。

  过去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大重心,就是行使限购、限贷等行政化手段,其目的显然意在遏制炒房、投资炒作。开这个“大药方”治房的药理核心就在一个“堵”字,以“堵”治房。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双限”政策,需要有一个基础性条件,公民的基本经济信息(比如不动产登记、银行信息等)必须透明、能够互联互通,并且还要能够有效采信。可缺乏这些,以“堵”治房是不是会令中国楼市调控步入囧途?

  其次,新“国五条”的那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本来可以作为平稳房价的一大“利器”,毕竟这是可以解决房地产市场供需二方的“供应”一面问题。扩大供给无疑可以舒缓需求压力,但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要一边要遏制打压房价过快上涨,可你总不能一边增加地产开发业者的成本。多年来土地市场持续火热,假如用地市场依旧如此“火热”,土地市场的价格还是一茬接着一茬高,囤地就可以赚钱,“增加普通商品住房”这个目标如何奏效?再者,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落实也是个问题。

  据报道,去年全国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占比三分之一,个别省份甚至超过税收。应该说,“寅吃卯粮”、“不务正业”的“土地财政”制度弊端已越来越明显突出,也隐藏巨大风险,甚至有“欲戒不能”的瘾忧。多年来,房地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未来,这个问题的前面是不是依旧要挂上“仍将是”这三个前缀大字呢?

  要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必然要尽快形成新增长动力,肯定要在经济增长率与房价涨幅之间做个权衡选择。“土地财政”这个“瘾”假如还是解决不好,囧途中的中国楼市调控又恐怕会把中国经济推入囧途。换句话说,解决好中国的财政问题,中国楼市的问题恐怕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税制改革本来也可以作为治疗高房价,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一剂“药方”。但是,课税本来牵涉面就很大很广,利益调横也难度不小,这导致了决策往往处于多难境地。税向那边课征,会不会转嫁成本给普通购房者,还有整体地产关系链条上的税负总量是增还是减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以税治房”的问题症结主要在于课税的规划设计难度,压力承负在那边。这副“药”用不用,怎么用,也是中国楼市调控的一大纠结和拿捏窘境。

  当然,说高房价就必然要提到中国房地产的泡沫风险。压力锅在烧,压力过大爆炸总是一瞬间的事,炸锅没出现之前,所谓的“泡沫”在不少人耳厢边总是“危言耸听”! 很多人拥有许多空置房,也很多人却没有房子,于是“刚需”就一味地被放大。也有的说收入房价比、租售比、与国外房价比这些比较不可靠,他说地产的市场价格与其价值看不到什么偏离,何来所谓的“泡沫”?!这里,问题也就出现了,中国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假如没有,那调控什么?假如有,用什么来挤压泡沫,行政手段还是“市场之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楼市假如要依靠市场来决定,“市场决定”这只手如何让它腾出来发挥作用,或许,这是中国楼市调控迈出囧途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