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几每次中国楼市处于理性回归市场作用的节骨眼上,都能见到一些地方“救市”歪招频出的乱象,本次肯定也不例外。
果不出我所料,8月31日,我就从《华夏时报》读知,近日,一则“安徽省休宁中学即将搬迁至滨江新区”的消息,在当地引发“地震”,分布在各地的知名校友上周联名向休宁县政府上“万言书”力阻学校搬迁,而该校教职工、学生以及部分市民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反对迁校计划。无独有偶,相邻的皖南名校黄山市屯溪一中也将要搬迁。搬名校之深层目的,被质疑为利用名校搬迁拉动房地产发展。
如何看待当下楼市困境?“理性回归”几成各界共识。我同意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判断:“今天的房价调整是非常正常的,有跌才有涨,有涨就有跌,就怕人为的调控……”经济规律不会说谎不容对抗,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惩罚。事实亦然,中国楼市之所以出现10年出台43个文件房价上涨10倍的尴尬,除了调控政策失当失手剑走偏锋,非理性盲目“救市”导致功亏一篑适得其反堪称教训之一。既然楼市调整正常,“救市”就不正常。事实上,高层态度十分明朗,早在5月24日中央政府就提出三个字:不救市,因此,搬名校救楼市即便有再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是不合时宜有悖要求的。
搬名校救楼市,到底会不会让决策官员如愿以偿?我看未见得。我要提醒当地相关官员的是,当下中国楼市正值三期:一谓“排异反应期”。过去10年调控房价“屡涨屡调屡调屡涨”“愈调愈高愈高愈调”、近3年不调控房价反而回落、松绑限购后房价依然走低便是佐证;二谓“理性回归期”。国统局数据显示,今年来全国大多数城市持续数月房价环比走低;三谓“转型换档期”。中国楼市正处于人为过当过失干预回归市场规律作用的转型换档期,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从当地现实看,尽管搬名校救楼市志在必得,然而记者走访多家休宁房产中介均反映,当地楼市并无明显起色。一位中介更是直言不讳:“今年的房子明显比去年难卖多了,特别是新城区,虽然价格才3000元/平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用民主科学标准衡量,当地搬名校救楼市的决策过程似也难说无懈可击。从科学性来看,当地政府基于区域发展主导一些资源配置无可厚非,但应以可行性现实性为前提。安徽房地产协会一位副秘书长就认为,“皖南地区人口偏少,有的县区才十几万人。照搬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不一定可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教授则表示:“一个地区的新区开发,仅靠搬迁名校资源来拯救房地产刺激楼市,这也是不现实的,对房地产肯定有刺激作用,但效果有限。另外,随意的搬迁,反而会对城市的教育资源均衡造成不良影响。”我注意到,对于搬迁原因,当地解释异口同声如出一辙:“为了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校舍拥挤。”而记者在两地了解到的情况却是,两所学校面临问题似乎并未严重到必迁地步。如休宁中学占地180亩,比新校区面积还大,且新老校区仅相距10分钟车程,现校区大量教室空置,校园面积规模足够教学需要。就民主性而言,事关教育资源调整的重大决策,理应充分倾听和尊重民意。一位休宁中学校友如是表示,“为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在违反决策程序的情况下就要搬迁一所百年名校,我们得知后心急如焚。”为平息质疑,黄山市教育局3月份公开发布一篇答复信,对外界种种质疑进行解释。然而在仍未获得公众认可进而取得广泛共识的情势下,当地政府并未再征求意见,屯溪一中新校区改造已然开始,学校搬迁方案也已出台。
我想善意提醒的是,不识天时的“搬名校救楼市”,恐怕非但教不了楼市,还有可能撕裂名校这张当地传统文化的祖传名片,甚至会给政府公信力和满意度造成损伤。请问,这难道不是一举三失吗?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