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访华,中美关系需拨云见日

2014年02月14日 11:04   来源:中国网   晓岸

  美国国务卿克里2月14日抵达北京,进行任内对中国的第二次访问。美国国务院说,他将带来美方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申。

  2014年的中美关系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一篇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的文章开始,寄托着中方对落实“新型大国关系”共识的厚望。在那篇文章中,王毅呼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确保中美关系沿健康稳定轨道发展,“避免再折腾”。

  开年40多天的中美关系可以用“多云间晴”来形容。双方对大方向的把握是正确的,两国外长频繁通话和会面,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和亚太事务助卿拉塞尔访华,新一轮中美亚太事务磋商举行,端坐国会山多年的稳重老人获委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与此同时,龃龉一如往昔接连上演,最主要的外交摩擦在西太平洋海面上生成。美国在紧张对峙的中日、中菲之间游走,高调反对中国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喊话要求中方澄清“九段线”,把原本若隐若现的话题变成两国关系的最敏感点。

  这样的两面性符合中美关系的一贯特点,但现如今遮挡“新型大国关系”阳光的云团是中美固有的战略互疑在亚太内部复杂变因刺激下的表层化现象。在两国内部和国际上,很多人相信美国借“重返”实施对华战略围堵,中国通过在与邻国海上争端中“逞强”搞自己版本的“门罗主义”,中美海上矛盾的增多是两国滑向“新冷战”的先声。他们的观点纵然可以找出诸多所谓的事实依据,却是对中美关系实质内容的本末倒置。

  综观当下的中美关系,协调合作才是主流。诱发“新冷战”的基因固然存在,阻止它的因素更加强大,比如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特征、两国大市场的紧密交融、彼此合作的无处不在,以及双方治国理政的内顾特性,等等,甚至相互威慑力的事实存在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作积极理解。

  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合作主流是否保持得住,取决于两国庙堂之上的选择,也仰仗双方智者和民间思维从燥热向理性的沉淀。好的决定8个月前已由两国元首在安纳伯格庄园做出,落实的步骤需要体现在两国关系的方方面面,用积极因素的不断增长影响那些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20世纪的人。

  在落实共建“新型大国关系”共识的基本框架下,估计克里此次来华的商谈重点将会包括:与中方敲定中美元首今春会晤的基本事项和年内两国高层交往的大体安排,就南海、东海、中日关系等可能给双边关系进一步造成不利的战略性影响的紧迫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在朝鲜半岛局势、阿富汗、伊朗核、叙利亚、巴以关系、南苏丹等热点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鉴于台湾、香港政制等问题以及泰国、缅甸政局正在发生的变化,双方也会谈及,中方自有关切需要提出。

  这当是一次在广泛话题下进行坦诚、积极、深入沟通的访问,双方都应以中美总体关系和亚太和平稳定为重,把握住以具体协调合作践行“新型大国关系理念”的主题和主线,推动中美关系拨云见日,以便双方用好所剩并不富裕的时间完成在2014关键年的共同任务,为充满变数的未来确定不变的中美关系基调。

  在中国蓬勃向上引领亚洲发展潮流、美国有心无力继续独掌世界的今天,在中美之间建立互信具有全球性的重大意义,而这归根结底要靠双方在关键地带特别是亚太地区进行成功、有效的利益协调。

  中美都极需要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共同利益足以压倒双方在本地区的各种分歧。克里访华期间,双方肯定会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亚太问题,共同勾划一个北起朝鲜、南至缅甸的协调带。日本正好处在这个协调带的中点,躲在这个政治日益右倾的岛国上等待从中美失和中渔利的政客们将会失望。

  并不看好中美协调合作前景的“怀疑论”是可以理解的客观存在,毕竟守成大国与上升大国成功进行协调而避免正面冲突尚无先例可循。中美双方有意共同创造历史,不过雄心必须用扎实的行动证明,一百遍“美国欢迎中国崛起、无意遏制中国”之类的话语也比不上一个具体的协调合作成果更令世人放心。

  克里的访问能为中美关系注入乐观情绪吗?耐心等待,至少那些放弃在上元佳节同家人团聚为接待克里而忙碌的中方人员不会觉得他们的牺牲没有价值。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