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每当看到几年甚至几十年没用过英语、没碰过英语的人,突然捧着一本厚厚的辅导书开始背答案,或者一连几个周末忙地赶去上考前培训班,不用说,这人十之八九是要评职称了。
“职称”是什么?记者查阅到的答案是:“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成就的等级称号。既然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成就,要评职称的人就应该在这几个方面花更多的精力。为什么越是到职称评定的关键时刻,专业技术人员越要被迫丢掉自己的“专业”,临时抱佛脚地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突击英语呢?答案很简单,逼迫他们“南辕北辙”的,就是“职称英语考试”。
对于某些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英语可能确实很重要,但对于绝大多数像笔者一样在国内工作的人来说,英语最多只能算一个辅助工具。有些人甚至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完全用不着英语,即使偶尔可能用到,也完全可以寻求辞典或者翻译人员的帮助。所以,大可不必强迫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成为“英语专业人员”。
实际上,职称英语考试对普及英语或者提高英语水平,也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我有一位在新闻界工作的朋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多次参加涉外采访,交流写作均应对自如。但他几年前参加职称英语考试,成绩竟然比一位20多年没摸过英语书的老大哥还低几分。请教这位老大哥,原来他参加了当地人事部门组织的“必过班”。我也曾经看到过某地人事部门职称英语“必过班”的报名表,这张标明收费1188元的报名表,竟然在附页上承诺“未通过返还报名费的60%”。记者在网上查阅“职称英语”,跳出来的两种内容最多,一种是职称英语报名,一种是职称英语考前辅导。一家承诺“通过率100%”的培训机构,在首页最醒目的位置有这样两句话——问:为什么我们的通过率这么高?答:我们不单单是从押题开始,我们的老师来自考试词典、教材编委。如果此话属实,便印证了社会舆论此前的怀疑:职称英语考试已经被某些人化“公利”为私利,变成了他们牟取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工具。
我读大学时,有一位教授中国古代哲学的老先生,原来学的是俄语,那些年评职称的时候没有“职称俄语”,老先生又死活不愿作假,最终不得不以“讲师”退休。现在的职称外语有了更多的选项,但其“一考定前程”的本质没变。对于绝大多数在工作中几乎完全用不着外语的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费时费力费钱却没有一点好处的事情。高考英语都改了,职称英语难道不应该改一改吗?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掌握一门外语,对工作真的很有帮助。我对此十分赞成。但问题在于,职称英语考试真的能提高人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吗?对工作有帮助的都要考试吗?手机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有帮助了,我们的工作现在一天也离不开手机了,是不是哪一天也要搞一个“职称手机”考试?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