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这位日进20万元的铁路贪官如何炼成

2014年01月03日 07: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学进

  2013年12月底,呼和浩特市铁路局原副局长马俊飞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河北省衡水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上述两罪赃款合计超过1.3亿元。以其任职的22个月计算,马俊飞每月平均受贿近600万元,每天近20万元,每小时受贿近万元。(人民网1月2日)

  媒体以“最头痛的是藏钱”这样醒目的标题报道此案,刺激了不少读者的神经。穷人为没钱头痛,马俊飞则为钱多得无处藏头痛,不由得让人发出疑问:官职不算大的马俊飞何以能成为巨贪?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因为他掌握了车皮审批权,能为一些煤炭企业提高铁路计划的兑现率。何谓兑现率?按原铁道部规定,煤炭企业原则上要与电厂等煤炭买主签订煤炭购销合同,然后据此与原铁道部签订煤炭运输合同,从而获得铁路运输计划。但计划是一回事,能否兑现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受制于紧张的运力,计划兑现率往往要打折扣。尤其是像山西、内蒙古这样的煤炭大省,兑现率更低。据呼市铁路局原局长林奋强(另案处理)对外透露,该局“统计显示的请车满足率是40%左右,实际上好多货主被迫放弃了铁路运输,加上这部分货源,实际满足率只有10%左右”。

  原来,煤炭企业与原铁道部签订的煤炭运输合同,只是一个意向性合同,合同的兑现率实际掌握在地方铁路局手里,也就是掌握在像马俊飞这样的主管局长手里。作为煤炭企业一方,只要搞定关键人物,就能大大提高兑现率。所以报道中提到的几家煤企才会大把大把地给马俊飞送钱。

  有报道称,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每年煤炭资源外运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因此在全国铁路系统的所有路局中,呼和浩特铁路局和太原铁路局是最有“油水”的,而运力的紧张,导致车皮成为最紧俏的资源,车皮计划审批权成为易滋生腐败的温床。马俊飞日进20万元的个案证明该报道不虚。

  虽然呼市铁路局的腐败窝案(另两位是原局长林奋强和原常务副局长刘彪)已被端掉,但滋生腐败的温床仍在。只要运力紧张的局面没解决,车皮计划审批权依然掌握在某人手中,权力寻租的空间就难以杜绝,这样,就难保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马俊飞。就像河南交通厅那样,四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接连倒下,根源就在产生腐败的温床并未得到铲除。

  看来,要破除车皮腐败,须三管齐下。

  一是改革铁路运价机制。我国的铁路货运价格一直偏低,致使车皮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应该由政府定价过渡到市场定价。据悉,铁路总公司目前正在研究三套运价的改革方案,其中第一套方案是采用最高限价的民航模式,设立天花板价格,然后允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动进行打折冲量。也即是说由铁总掌控定价权,这样可通过提高运价来缓解运力紧张状况,从而消除导致腐败的经济根源。

  二是公开铁路货运计划,把“车皮指标”等极易暗箱操作的内容公开到网上,像客票一样能让货主在网上实时查询指标变化,公开办理货运业务,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干预,减少腐败的滋生。

  三是加强司法监督。由于铁路部门长期处于封闭垄断状态,杜绝外来司法监督,其隶属的公检法则被指为“儿子监督老子”,造成监督缺位。而今公检法剥离铁路系统归属地方后,希望地方司法机关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铁路系统的司法监督和对腐败的惩治,狠刹铁路系统的腐败之风。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